术和宗教上广泛兴趣,而其共同之处则在于它们都是雄心勃勃工程,即都是为实现不朽成就。徽宗希望取得些有形成果,以此证明他在某方面超越前朝皇帝。他在著作名称上使用自己年号,例如在礼仪制度、乐制著作、道教经典、书籍目录和祥瑞图册中都使用“政和”,而在古器、绘画和书法目录中使用“宣和”,如此来,这些著作就会和徽宗统治年代永远联系在起。
如果将这些工程放在起来研究,就会发现徽宗组织大型工程方式,他试图管理对工程理解方式,而且徽宗对道教兴趣在工程中表现已经超越所有狭义上道教徒。
在考虑这些工程政治意义时,首先需要强调是它们都获得大量资源支持,无论是来自国家财政还是内藏库。尽管礼仪可能所费不菲,但在谈论礼仪时却很少提到金钱——在决定存有争议礼仪事件时,从来都不会因为种方案花费少就明确支持这种方案。修订礼仪法典需要耗费大量学者相当长时间,而被派去参加法典修订可能是很多*员都求之不得工作,他们至少可以留在京城,几乎从事纯粹文字工作。[100]明堂和艮岳也都耗费巨资,为负责建筑*员或工人提供获取经济收入机会,这点从徽宗谴责*员牟利手诏中就可得知。因此,总会有些*员赞成新工程,因为他们看到有可能从中谋取私利。
徽宗大臣们是否鼓励他忙于修订礼仪法典或修建明堂,这样就无睱插手他们希望自行处理事务呢?修订礼仪法典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蔡京被罢免期间完成,而修建明堂是在1115年决定,当时徽宗正痴迷于道教,蔡京每三天上次朝。可能有人会猜测,蔡京支持建造明堂,因为这项工程能吸引徽宗,使他按照儒家思想来治理z.府。对于徽宗这样位热爱建筑、宏伟工程,并对宇宙力量很感兴趣皇帝,有什会比修建明堂能更好地转移他注意力呢?但是,们也可以反过来考虑。徽宗是否也可能利用明堂这个被高度认可“复古”工程,使蔡京和他儿子们忙于项“儒家”建筑工程,从而不去干扰徽宗道教项目,并使徽宗可以在道教领域求教于道士呢?
当然,们不定非要设想只是方在试图利用另方:除希望更真实地恢复古代传统外,徽宗和蔡京也许都对修建明堂抱有别动机,而且可能都在试图操纵对方。也许还有别人卷入其中,例如宦官梁师成,他经常被派去主管建筑工程,无论什样大型建筑,他都是最有可能从中获利人。
修建艮岳似乎是花费最高项工程。之所以如此昂贵,是因为大部分岩石、树木及其他植物都经过长途跋涉运至京城。1118年,有人向徽宗奏报,负责为宫廷采购人使用各种手段谋取私利,例如不按照市场价格付款,或将些物品中饱私囊。报告者建议,应当要求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