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以平日所宝《大洞经》以献,上览之动色曰:“朕洁斋书此经甫毕,及亲绘三茅真君像,适欲以授先生。”是日,遂并赐之。先生既授经,与上意合,则释然以喜。车驾将还宫,复召见先生,所以抚存之甚厚。[49]
徽宗驾幸刘混康道观去探望他,毫无疑问是种莫大荣耀。仅仅过七天,刘混康就去世。
上文提到《大洞真经》是上清派另部经典道经。“大洞”是“太玄无际而致虚守静”。在诵读经文时,通过冥想将天神带入诵经者身体。道教经书很多处都有这样经文:“神降护诵经者身中,代求诵经者及其祖先超生”。[50]现在道经中包含大量图示,们从中可以看到跪坐诵经者,以及他们存思中正从头顶慢慢升起图像(见图5.2)。[51]
图5.2:《大洞真经》中想象六位守护门郎(《上清大洞真经》;《道藏》第1册,539页下栏)
即使在刘混康去世前,徽宗偶尔也会求助于其他道教天师。1107年,刘混康坚决拒绝来京城,派弟子笪净之替代自己返京。笪净之六七岁就开始跟随刘混康,并陪他起觐见哲宗和后来徽宗。刘混康向笪净之传授道教经文、神符、咒语、驱邪术,还有其他些治病道术。徽宗致刘混康书信中,有九封都提到笪净之,笪净之通常是作为他们传递信息或交换礼物信使。在封信中,徽宗列出他委托笪净之各种物品,其中包括位嫔妃写“表文”,要刘混康在做法事时递给神灵。其他物品包括食品、茶、蜡烛,以及他抄写五册《北斗经》。[52]
1110年,刘混康去世后,笪净之从茅山来到京城。徽宗安排他在京城座道观中宣讲道法,据说吸引大批士大夫前往。笪净之返回茅山前向徽宗辞行,徽宗赐他些自己书法作品,幅刘混康画像,似乎还有亲笔所书篇道教文章,笪净之后来将其刻于茅山石碑之上。此文名曰《化道文》,描述理解道教本质必要性,并感叹普通人在这方面无知。他坚信,如果人人奉道,会给全社会带来益处。[53]
1113年,笪净之在临终前致信徽宗,信内容包含两部分。作为徽宗从道教天师处获得若干建议例子之,笪净之这封信颇值提。[54]
臣净之遗表上言皇帝陛下:
臣自违阙庭,屡更晦朔,仰慕圣颜,日深驰想。本图再出山林,瞻天表,无何大数有限,志与愿违,辜负皇朝,不胜痛恨。然臣虽世缘浅薄,仙路殊途,曷敢忘陛下终始眷遇之厚,伏愿陛下精固邦本,善保圣躬,上以副皇穹宝历之恩,下以慰社稷生灵之愿。臣无任瞻天望圣之至,谨奉表以闻。(后文为写信日期和笪净之法号全称)
臣自惟至愚至昧,伏自先师遭遇陛下以来,兴建宫祠,敷弘教法,而臣凡所请求,实为过分,上渎天听,罪所不容。本期尽犬马之劳,以报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