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作用。人们可能以为,与蒙古人决裂会使泉州精英通过与草根出身、最终创立明朝(1368—1644)叛乱分子们达成协议而能挺过另场改朝换代。然而这次事情变得很不样。
1366年,忠于元朝地方军阀陈友定征服泉州。[13]其后三天,陈友定手下兵卒大肆屠戮穆斯林及其他“外国人”。(包括那些辈子住在中国外国人后裔,还有些人则全无外国血统,但不幸“貌似外国人”。)经过两年更多烧杀劫掠之后,陈友定军队被新生明朝打败。讽刺是,陈友定显然方面强烈敌视外国人,另方面又死忠蒙古统治者。当他战败后,明朝皇帝许他以高官,但他宁死不降。
泉州麻烦并未随着陈友定失势而终结。接下来四十年间,针对外国人间歇性,bao力事件再突发,哪怕z.府颁发宽容令。限于资料,仍不清楚驱动力在多大程度上来自对穆斯林或作为整体外来者敌意;还是相反,在多大程度上是对那些效忠蒙古人之人怒意,又或者是出于其他地方性不忿某种积累。自那以后累世间,外国人后裔发现在泉州保持低调才是谨慎之道。(有些人现在又重申他们外国血统。)
这种态度在很多方面都契合新来明朝统治者,他们设想自己国度要尽可能标准化、同质化和理学化。许多商业活动都被阻挠,海外贸易度被禁(虽然它从未彻底停止)。泉州那种四海家特性许多标志都被抹除:例如,印度教神祇数百方石像,都被当作建筑材料重新利用,直到20世纪开展城市复兴计划把它们发掘出来才重见天日。对外贸易将在16世纪再度繁荣,然而那时其他港口享有最大份额。泉州依旧与外部世界有着强大联系,既通过贸易也通过海外移民——泉州有些地区现有居民人数大大少于他们海外亲戚人数——但是,它再也不能重获早前优势,或是那种对移民有着漫无边际之吸引力地位。
占城稻这种东南亚稻米品种,与中国本土各个品种相比,成熟更快也更抗旱,它可能通过泉州进入中国,具有巨大影响。它不仅使水稻种植在许多新地方成为可能,也由于其快熟特性而使农民可以在同块地里年种植两季水稻(在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年三季)。这实践在几百年里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人口增长而农地平均面积缩小。另种移植作物棉花可能也是通过泉州(从印度)首度进入中国,虽说证据有些模糊。据记载,印度棉制品早在公元500年就作为令人渴望奢侈品出现在中国;晚至14世纪中期,高品质棉布在中国价格仍是丝绸几倍。(鉴于中国丝绸在印度能赢得溢价,这种情形引发套利交易;它也提醒们,丝绸并非“天然”就比棉布更值钱。)不过到14世纪,棉花在沿海各处都能本地种植,纺织技术又新近取得突破,因此棉布开始作为帝国全境寻常百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