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人体脂上限可能更高,体重持续增长时间会更长。
好味道及味觉超灵敏者
味觉能提示食物中营养,完全丧失味觉人不会长胖。们有多达上万个味蕾分布于舌头表面,区别五种味道:甜、苦、酸、咸、鲜(与谷氨酸钠[MSG]有关味道),甚至可能还有第六种味觉“浓厚味”(kokumi)。和人们想不同,味蕾并不是彼此分散,舌头任何部位都能尝出所有这些不同味道。味蕾每10天更新次,受决定其敏感性基因控制。基因差别决定们对某些食物敏感度、对苦味和甜味嗜好等方面差异。
味觉基因演化,或许是为当祖先们四处漫游,见识到越来越多植物时,可以更好地发现那些有营养也可以食用植物,而避开有毒植物。味觉敏感度个体差异可能是为防止整个部落都因为吃下同种有毒果子而灭绝。1931年,杜邦公司名化学家在实验室无意中发现,30%人尝不出种名为丙基硫氧嘧啶(PROP)物质味道,50%人觉得有些苦,还有20%人觉得很难吃,这有力地证明每个人味觉体验都是独特。
人类可能有几百个不同味觉基因,而且每年还会发现更多变异型。迄今发现基因都属于两大基因家族(称为TAS1R和TAS2R)。负责甜味(对应水果)基因至少有3种变异,鲜味(对应蛋白质)基因有5种以上变异,苦味(对应有毒物质)基因变异至少有40种。拥有哪种基因变异不仅决定们对食物喜好,也决定脂肪、蔬菜和糖分摄入。们鼻腔和喉部都有苦味和甜味受体,而且它们竟也参与向免疫系统发出微生物感染预警信号这过程。当病理性感染比如鼻窦炎使免疫系统超负荷工作时,这些味觉受体功能也会出现异常。[27]
说到苦味,人群中小部分人被称为味觉超灵敏者,他们拥有某个TAS2R基因罕见变异,对极低浓度丙基硫氧嘧啶都有强烈反应。这些人对浓烈味道十分敏感,对食物也更挑剔。这些基因使得他们对许多营养丰富蔬菜,比如芸薹属卷心菜和花菜细微差别都很敏感,对绿茶、大蒜、咖喱和大豆也同样敏感,因此他们往往不吃这些蔬菜,也不喜欢喝啤酒或其他种酒类,不喜欢香烟苦味。因为敏感味蕾影响,虽然可能会和些营养丰富食物无缘,但他们通常更健康,也更不容易发胖。[28]
不同种类食物热量组成很不样,因此杂食性们在面对大量选择时,食物偏好是能量摄入和体重重要决定因素。2007年们开展项纳入英国和芬兰两国双胞胎研究,探究为什有些人爱吃甜食物。研究发现,爱吃甜食和不爱吃甜食人之间差别,50%由基因决定,其余受文化和环境影响。[29]
导致对甜味更敏感基因变异型(TAS1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