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孔子教诗不是教文学赏析,让弟子们当诗人。前面说,那时社交、外交场合要赋诗,学诗是为表达自己意见。他教训弟子:你们就算把诗经三百篇都背下来,要是当地方官干不好,当外交官说不好,有什用?17
《诗经》作用,孔子归纳有六条:
可以引发话题,这叫“兴”。就是先背两句诗,再开始说正事。现在民歌,像《信天游》,还有这种“起兴”写法;
可以解各国风土民情,这叫“观”。
没什牵挂。吴王要扣押,就带两辆车、六个人起走,什时候出发都行。”
吴国人带着子服景伯走段,觉得这做没什实质意义,又把他放。夫差想到宋国人对自己不是太老实,又想顺路灭掉宋国,把男人都杀掉,女人孩子都掳到吴国去。臣下感觉他有点精神失常,好歹把他劝住。15
这次夫差南归之后,吴国在越国攻势下越来越削弱,再没有能力顾及中原。夫差十余年北上求霸,有虚名而无实利,最终断送新兴吴国。
这也是春秋史直上演幕:“蛮夷”国家没有贵族寡头政治传统,集权程度高,能迅速崛起。可当他们接触到“文明”中原世界,会被这里复杂文化和游戏规则吸引,也想按照中原政治伦理来当霸主,维持中原旧秩序。这又降低他们战斗力和扩张性。楚国、吴国相继走过这个历程,而在吴国灭亡后,取代它越国也走上这个循环。
孔子学术:六经
孔子最后次返回鲁国后,正式编订“六经”文本,这是他晚年教授弟子主要内容,后世又成儒家最重要经典。“经”就是经典文献,六经分别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春秋》《周易》。孔子辈子“述而不作”,他没往六经里面加什自己东西,就是个编辑整理者。下面分别介绍“六经”内容,它们和孔子关系。
《仪礼》,是各种贵族生活和朝廷礼仪操作手册,在前面“六艺”中已经介绍过。这是孔门老本行。
《乐经》,现在没有。有人说,乐本来都是乐曲,本来就没有写成过文字,乐内容都是盲人乐师代代相传,也没法写成书。但那些乐曲也都失传。
孔子晚年回鲁国以后,先帮宫廷乐队调整乐器音阶。这时鲁国朝廷已经穷得不行,连盲乐师们也养不起,那些人都各奔东西,剩下都是些外行,朝廷乐队演奏荒腔走板,没人在意。那时没有现在乐理,确定音阶很麻烦(后来到汉魏晋,经常有朝廷乐器音阶不准时候,谁也不知道该怎调)。孔子这次从卫国回来,发现这个问题,经他手才调准。16
《诗经》,是从西周到春秋时候王朝和各国歌谣。这些歌谣有冠冕堂皇,在祭祀祖先、国家庆典等正式场合上合唱伴奏;有比较正规,在贵族们宴会上唱;还有很通俗,是老百姓民间歌谣小调,其中有很多情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