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古代“文化人”尊严、优越感和认同感,是现代社会人没法想象。现在人看《孔乙己》觉得是嘲笑讽刺,因为孔乙己已经踏进文化普及时代门槛,但还保留着传统
《春秋》乱,人应该“属辞比事”,就是要解历史事件具体背景,当时社会大环境,理解前人做那些离奇事情,是有他不得已大环境。
但在孔子之后,儒家还是产生很多负面社会影响,因为能驾驭“六经”人还是太少,教条主义者还是太多。
手抄书时代文化人
前面说过,孔子那些关于社会、政治主张,大多没什独创性,在他那时代已经是众所周知老生常谈。但孔子整理“六经”意义,就截然不同,如果没有他这工作,今天中国人对上古解会非常欠缺。
印刷术时代人,已经没法想象手抄书时代很多困难:那时书籍数量少,官营藏书机构也非常少,书籍大都分散在各地藏家手里。想读书,自己又没书人,只能借别人来抄。想找某部不常见书,往往要多方打听,听说几百里外某城某家人有这部书,就带着礼物去拜见,获得主人允许才能抄下来。
而且,那时整本“书”时候也很少,或者说缺乏整本书概念,经常是单独个章节传抄流传,古代就叫“卷”,就是竹简或帛书个卷儿。谁要能把关于某个主题书卷收集得比较完整,就是伟大藏书家、编辑工作者。因为完成这种收集工作,就意味着“拼出来”部以往从没有“大书”。
孔子整理“六经”,就是他按诗、书、礼等六个主题收集、拼凑比较完整文献,都可以正式叫部书。这工作有点像收集动植物标本,要花很多年时间,要有定社会地位,还要花很多钱和抄书精力。
其他辅助劳动也少不,比如“校勘”工作。因为都是互相传抄,抄书人水平高低不齐,责任心也不样,难免抄错、抄漏,整理者还要做校勘工作,让书内容尽量完整、正确。
最可靠校勘办法,是找到部书两份或更多抄本,逐字互相比对,看都有哪些不样,比较之下,哪个正确,哪个错误就很容易分辨,脱漏也就发现。这更是劳动密集型工作。古人常笑话老书生“皓首穷经”,扎在书堆里辈子,连抄带校,头发都白,这没办法。抄本时代,就得不停有人干这种工作,才能保持个社会最基本文化传承,这还没到创作境界上。
另外还得知道,在传统时代,特别是印刷术出现以前,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不能识字读书。在这种“无知识”汪洋大海里,老书生们皓首穷经,维持是个很珍贵,也很脆弱文化灯火。人类两千年前很多古文明都没有传到今天,他们留下点碑刻、古书都没人认识,成“死文字”。还在薪火相传,只有屈指可数寥寥几家,中国汉文化是其中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