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指是老丁,个指是老曹。襄垣县离沁源县有百多里,从此逢年过节,老曹翻山越岭,到老韩家串亲戚。年三次,端午节次,八月十五次,过年次。老韩以为老曹串个两年就完,没想到老曹年年来。老韩见老曹认真,也到襄垣县看老曹。这走动起来,连着走动十几年。老曹认识老韩时候四十多岁,十几年过去,也快六十人。
这年夏天,牛家庄新起座关帝庙。关帝开光那天,牛家庄请戏班子唱戏。戏班子请是武乡县汤家班,唱上党梆子;准备从六月初七唱到六月初九,连唱三天。牛家庄有个张罗事人叫牛老道,七十多岁,在村里张罗辈子事;村里大小事务,全由他出头。村里建关帝庙,就是他起意。与周遭别村子比,牛家庄是个新村,起村不到百年,是牛老道爷爷辈,逃荒到这里,在这河滩上落脚,渐渐又来些杂姓;周围别村子都是老村,说起事来,能说到几百年前;牛家庄在这点上,就矮人头。别村子都有庙,牛家庄没有。牛老道七十多,临死之前,想办件大事,就是张罗座关帝庙。他又拉上个晋发荣,也七十多,历来张罗事,是牛老道辅助;两个老汉手拉手,挨家挨户游说,让大家出钱建庙。建座庙不是建座鸡窝,别人张罗未必能张罗成,但牛老道张罗辈子事,各家各户,都有事请他张罗过,见他出头,大家都呼应,该出钱出钱,该出力出力。关帝庙建成之后,就等着迎关帝入位。看到关帝庙建得有模有样,牛老道满心喜欢,又起雄心:“干脆,关帝开光那天,再唱三天戏。不为关帝,也让牛家庄出出名。”
又与晋发荣起,托着两个笆斗,挨家挨户敛唱戏钱。但大家出轮关帝庙钱,再出唱戏钱,兴致就没有上回那高。牛老道也变通下,唱戏上头,出钱可以,出木板桌椅可以,出粮食也可以。木板桌椅可以搭戏台用,粮食可以磨成面,供戏班子开伙。待东西敛上来,钱敛上来,单说敛起碎钱,换成整钱,有二百六十五块。牛老道与晋发荣起,背起褡裢,又去武乡县请戏班子。戏班子班主叫老汤。老汤本是榆乡县人,不是上党人;但他出榆乡县,便把自己说成上党人,只是在武乡县起个戏班子,显得他上党梆子传承正宗。人问:“老汤,你哪里人?”
老汤:
“上党。”
指头,问:“是咱家孩子吗?比家闺女大个两岁。”
老韩指着她:
“布袋就是她捡。”
老曹把拉住老韩:
“走。”
老韩愣:
“哪里去?”
老曹:
“去集上,咱先买只鸡,杀盟誓,再给咱孩子扯身新衣裳。”
因为只布袋,襄垣县温家庄老曹,和沁源县牛家庄老韩,成辈子好朋友。事后老韩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因为只布袋,丢个朋友,得到个朋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