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先勇新作《骨灰》
胡菊人
白先勇嘱为他《自选集续篇》写序,自是义不容辞。这部集子里作品,大多数是在其他选本里出现过,评论人已经不少。唯独《骨灰》篇,是他最新作品,首刊于九八六年十二月号《联合文学》,而《骨灰》可以论说地方实在很多。戴天已在《信报》上,点中它主题(见代跋),但因为这是千字左右专栏文章,未能畅所欲言,尽数发挥,给留下宽松说话余地。
《骨灰》这篇小说,横跨时空很大,将近五十年,涉及大陆、台湾与美国;从抗战时代、内战时代到分裂时代。可说是极之简洁中华民族现代史写照。这本来是长篇小说题材,以这简短篇幅来笼罩之,可谓野心极大,但白先勇毕竟技巧非凡,像水墨大师样寥寥几笔,即把中华民族近半世纪悲剧,画龙点睛表现出来,使们感受到深重历史叹息。
这是白先勇所有表现中华时代短篇小说中,跨度最大小说。除表现人性悲剧小说不算外,白先勇写中国时代悲剧作品,四九年以后从大陆撤退到台湾各类人物盛衰兴替,从台湾流离到美国中国人悲剧,美国华裔两代人之间文化断层等等,都没有这篇《骨灰》包容时地那广大。这个长篇题材之短篇制作,要有种缩龙成寸本领。而白先勇是怎样以短制御长篇呢?
白先勇曾经说过,作小说首先要选取人物,因为人物就有故事,就有历史背景,就有时代性和代表性。人物选对,就是成功半。另半应该是选取叙事观点,叙事观点选对,就又有另半成功机会。当然,这不是说文字不重要,对话不重要,情节推展(小说节奏)不重要,象征、暗喻不重要,场景不重要……这些都是重要,但若人物和叙事观点选得不对,这些其他因素成功都只是片面成功,但若人物和叙事观点选对,同时又有这些重要技巧来配合,就可能达到全面成功。
而《骨灰》就像白先勇其他小说样,达到全面成功。
这个小说故事背景是讲中国,而且小说“点题”是要到上海安供父亲骨灰。为什场景却定在美国呢?这是先取人物使然。这两个主要人物,个自大陆经台湾到美国,个从大陆到美国,在大陆早年都风华正茂,豪气干云,但当年都为“爱国”却彼此成“敌人”,如今在异乡落得穷愁潦倒,有“同悲失路之叹”,有“相濡以沫之悲”,而都背着中国近数十年灾难在身上,而又都与叙事者有亲戚关系,都发出“死无葬身之地”浩叹。就是这两个人物背景及故事,最足以代表中国近数十年崎岖与坎坷,而这类人在美国又最恰以表示中国人“流离”之哀,可见选择人物来反映晚近中国时代悲剧,是白先勇经过千思万虑而决定。这决定当然是适当。
选取叙事观点又怎样呢?这篇小说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