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除天选之美利坚大运国,每个第阶或者第二阶学者,在任何个国家都是国宝级。
中国作为40多个发达国家以外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全国搜搜,甚至都找不到几个第三阶学者——这种学者,放在美国起码要掌握个流实验室,做顶级大学讲座教授,身兼好几个国家科学院院士不在话下,如伊文思教授、拉斯古尔教授,若是现在到中国来,中科院还真找不到几个完全对等人去陪聊。
电视台人不懂学术界事,以至于还在那里认真分析录像,确认诺奖提名几率,搜寻达尔贝科资料,判断他分量和提名价值……北大领导们就不同,他们只要确认件事:有提名这回事,那攻略就算是确定。
因为杨锐同学,起码是摸到世界第二阶学者边!
诺奖成果在手,可谓是天下有。
“香港华锐公司有告知此事,但知道不是很详细。”杨锐没必要撒谎演戏。
校长有所猜测,但杨锐表情和情绪却令人诧异,他重申道:“这可是诺贝尔奖提名,你不激动吗?”
“激动,怎能不激动,这不是激动过嘛。”杨锐嘿嘿笑两声,道:“再说,提名还是明年事,获奖更是没谱事,也不好太激动。”
校长被他给说笑,摇头道:“获奖还真说不上,你确实年轻些,但年轻也是资本呀,明年不能得奖,后年大后年还是有机会,最起码,诺奖级成果,你是做出来。”
他说最后点确实很重要,学者归根结底是看成果。
要说哪里有差,也就是实验室水平还不够,资历还不深,但到这个层次,熬钱和熬时间麻烦,也能算是麻烦?放出风去,美国流大学,直接就砸钱挖人。
21岁是年轻些,但在科学界,20多岁骄傲人物多去。
后世中国有钱,搞各种千人计划,长江学
就全世界范围来说,第阶学者是诺贝尔奖级学者,从1900年到2000年,总共也就只有800多名,活着诺奖学者,数量自然更少,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是杨振宁那样,31岁得奖,90岁高寿依旧健康。
而在诺奖学者往下,第二阶就是有诺奖级成果,等着拿奖学者。
当然,大多数做出诺奖级成果学者,不定会拿到诺奖,尤其是些做前沿科学学者,若是活不够久,往往成果显现出超卓意义时候,身体熬不住,那只给活人颁发诺奖,自然就领不到。
但不管是第阶还是第二阶学者,中国目前都是没有。
诺贝尔奖提名短名单总共就几个人,长名单也就十几个人,这些人只要不死,不被证明造假或者错误,那都是常年驻守,虽然不是每年都相同,但相似性还是很高,这点人数,撒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或者洒在全世界40多个发达国家,个国家又能分配几个?个学科又能分配几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