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年来形成尚书入阁惯例,但是以侍郎身份入直文渊阁,仍旧是具备可行性制度。如果天子特别信重某人,但急切间提拔不到尚书高位,那让他以侍郎衔入阁也不是不行。但有人入阁,就要有人出来……
想至此,李大人明白,难怪朱放鹤先生脸色凝重。他也明白,朱放鹤今晚找他主要目就是说这些,听曲子之类都是掩人耳目托辞。
他低声问道:“以你看来,圣上究竟有没有大动干戈想法?”
朱放鹤苦笑着说出句名言:“莫须有。”
莫须有就是或许有?这大概是朱部郎所能吐露最大尺寸。
下去。
这倒霉侍郎两次都是如此虎头蛇尾事无成,又不招天子待见,想要罢免他,谁又能说出半点道理反对?至少刑部左侍郎是做不得。
常侍郎是彭阁老亲信和马前卒,这次当牺牲品,李佑没什感触,只是暗想那彭阁老这次估计连肠子都悔青。
确实,彭阁老当初怎也不会想到,时手贱耍点小把戏,结果被有心人利用后,事情持续到现在也不能彻底消停。真是庙堂无小事啊……
“你可知道会是谁继任刑部左侍郎?”朱放鹤继续爆料道:“在南巡时你见过,是白翰林白学士!”
李佑又想起兵部尚书迟迟不定事情,说不定也是天子统筹考虑在内。不由得议论道:“天子年不及弱冠,时间在他这边,根本不用急,应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果刚刚亲政,便如此操切心急,未免让群臣生警惕之心哪。”
朱放鹤也叹道:“朝堂争斗虽然常见,但前番刚与太后争过场,又逢年终岁尾,人心思定啊。对,在年终前,派往南京查访盐案钦差要回京,天子还等着这个。”
单纯从技术角度,李大人给天子这次举动打九分。
天子利用彭阁老空前孤立时机,借势而为出手罢掉不大不小不至于朝廷震动常侍郎,然后迅速用亲信补位。此后便进可攻退可守,放出风声观望众臣态度,再相机而动。
以两淮盐案为武器,至少可以压制住徐首辅
李大人对这个消息感想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白学士是天子侍从近臣之,授业老师。天子亲政后蓄意提拔他是很正常行为,特别是吃误将李佑赶出朝堂教训。
白学士是正五品,左侍郎是正三品,但这不算什。翰林这种清流中清流,得到圣眷后跳级升迁往其他衙门,再正常不过。
天子罢免常侍郎,还属于比较正常人事变动,但是让白学士接任刑部左侍郎,就是很意味深长。
这是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问题。究竟是先有罢免常侍郎,然后有白学士接任;还是先有白学士需要进入六部,然后有找借口罢免常侍郎腾位置?
如果真相是前种,那无所谓;如果真相是后种,就值得注意。作为名合格朝臣,特别还应该注意到是,从理论上,在国朝做到侍郎就具备入阁资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