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使臣们在后来写回忆录当中说,朝廷雇用许多老百姓来到船上,为英国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英国人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脸。”这些普通中国人“每次接到们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们用过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证明……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英国泰晤士河边两个城镇)相提并论。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景象。”“生活在水上悲惨中国人向处于半饥半饱状态,乐于以任何食物为食,即使是腐烂也不放过。”[27]
英国人之所以对中国人生活水平感到如此震惊,主要是因为那时中英两国人均GDP已经有巨大差距。李稻葵等人研究认为,北宋时期中国要比英国富裕得多,但在那之后,
国普通农m;主食中小麦比例增加,逐渐取代大麦和燕麦;农民已经可以定期地喝到啤酒,酒消费开始成为农民饮食部分,许多村庄出现永久性啤酒馆。
肉食也逐渐增多,这带动乡村屠户生意发展。[25]
在《饥饿盛世》书中引用过18世纪工业g,m前期,英国汉普郡农场个普通雇工日三餐食谱:
早餐是牛奶、面包和前天剩下咸猪肉;午饭是面包、奶酪、少量啤酒、腌猪肉、马铃薯、白菜或萝卜。晚饭是面包和奶酪。通常在星期天,人们才吃上鲜猪肉。[26]
这是工业g,m早期情况,到工业g,m完成之后,英国农民生活水平又进步提高。中等农户消费清单上每天还要加上2.3加仑脱脂牛奶,1磅奶酪,10.5品脱淡啤酒。在经济条件较好约曼,还会多出黄油和糖各半磅,还有1英两茶。
而在同时期中国,普通农民是“瓜菜半年粮”,平时只能粗粮淡饭,勉强维持温饱,青黄不接时候还要挖些野菜才能度日。
五
欧洲历史上黑暗、愚昧和残酷,触目皆是。罗马帝国昏君荒*,bao虐花样并不比商纣王、隋炀帝少;罗马教廷酷刑也同样令人毛骨悚然;英国历史上同样不乏血腥变态国王;社会生活方面,欧洲也长期脏乱差。
但是从中世纪后期开始,欧洲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政治文明都出现迅速发展,发展结果不是量变而是质变。而从13世纪起,中国政治文明却基本是反向发展,因此,双方差距越来越大。
乾隆晚年,英国派出马戛尔尼使团到达中国。来到中国前,欧洲人认为中国是个富庶而强大国家,如同马可波罗说那样,黄金遍地,人人绫罗绸缎。然而到中国之后,他们却惊讶地发现,中国大部分普通人都远比欧洲人穷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