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使自己成为中国历史上减免农民税款最多皇帝。他在乾隆十年(1746年)、三十五年(1770年)、四十二年(1777年)、五十五年(1790年),以及嘉庆元年(1796年),先后五次,普免全国钱粮,共少收农民白银1.4亿两,粮食1200万石。这白花花银子和沉甸甸粮食,原本都是他爱新觉罗家法定收入,是可以归他任意支配。如此手笔,不可谓不阔绰。据《清代国家与社会》书提供数字,乾隆朝所减免农业税总数为2.0275亿两白银,是中国历朝之冠。如果粗略地以两白银折人民币200元计算,可合今天币值405亿元人民币。如果说这个数字仍不够直观,那们再用另个数字来表述下:乾隆减免农业税占乾隆朝财政总收入7.57%。而国于2005年宣布免除全部农业税,其占全国税收收入比例不过是1.7%。
乾隆深深懂得贫富差距过大是社会动乱源头,所以他采取许多照顾最底层民众措施。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继位为君三月余弘历,下达“劝减佃租”谕旨。他在谕中讲道:“减免农业税,地主所得到好处居多,那些无业贫民,租种别人土地,终岁勤劳,但是却得不到恩泽,还是要按原来比例交纳地租。这无疑不合适。如果这些受朕恩惠地主,把所受恩惠让半给佃户,那就最好。”
因此,乾隆朝经常命令各地*员劝谕地主减轻田租,对那些让租者,加以鼓励。他认为,这样才能构建个和谐盛世。“朕视天下业户、佃户,皆吾赤子,恩欲其均也。业户沾朕之恩,使佃户又得拜业户之惠,则君民心,彼此体恤,以人和感召天和,行见风雨以时,屡丰可庆矣。”
除免税救灾、鼓励垦荒等措施之外,乾隆皇帝在兴修水利工程,推广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鼓励人口流动方面都采取卓有成效措施,每项工作成果都超越中国历史上其他帝王。
有人说,乾隆年间人口增长并不是中国出现个别现象,而是全世界共同规律。整个18世纪,全世界人口从6.41亿增长到9.19亿,增幅高达43%,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得力于红薯、玉米这两种“18世纪食物g,m”。
确实,红薯、玉米是推动乾隆“全盛”两支有力助推火箭。乾隆皇帝在这两种作物推广中起巨大作用。他在北方大力推广红薯种植,并鼓励人们研究红薯种植法。最先到山东、河南推广甘薯种植技术福建监生陈世元,得到皇帝恩赏国子监学正之追封。而地方官陆耀因为编写《甘薯录》而被晋升为湖南巡抚。在皇帝劝谕下,川、楚、陕、皖、桂等省“延山漫谷,皆种玉米”。经乾隆朝倡导,红薯、玉米已经成为中国贫苦农民基本口粮。
当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