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来。张之不来,明显是视此“莫大之恩”为他应得,是先皇许下,与当今皇上没有关系。当今皇上既然下保证,那今后必有反汗之理,自己从当今皇上处所得到好处也就到此为止,今后彼此漠不相关。
二、张廷玉要求皇帝下保证书,明显是信不过皇帝。这是皇帝生气最主要原因:“夫张廷玉之罪,固在于不亲至谢恩,尤在于面请配享。”
三、张廷玉急于求归,是对新皇帝没有感情,“恝然置君臣大义于不问”。张廷玉之请求退休,在没有龙钟之前。可见他视自己进退出处比朝政重要,对皇帝不够忠诚。在为官世,“赀产足赡身家”情况下,以“容默保位为得计”。
四、张廷玉头天不能亲来谢恩,第二天却早早跑来,“此必军机处泄露消息之故”。由此他想到汪由敦是张廷玉举荐来代替自己任大学士之位,汪因此加以回报,这是明显结党营私行为。他说,张临走前在皇帝身边安插亲信,“留星替月”,实在阴险。
这道谕旨彻底撕破乾隆对张廷玉“优容”面纱,露出隐藏多时獠牙。张廷玉被吓得六神无主,在回奏折子中极尽自责地说:“臣福薄神迷,事皆错谬,致干严谴,请交部严加议处。”
按照皇帝所列四条大罪,不但张氏被罢官丢爵在所难免,身系牢狱加以穷追也未可知。旦兴起大狱,则牵连张党众人,完全有可能掀起场席卷天下政治风潮。不过皇帝不想在此时搞个全国性运动。
接到张廷玉言辞卑切回奏,怒气有所发泄之后,他又发布上谕说,自己直努力包容张廷玉,这次严旨斥责张廷玉,主要为打击结党之习,并不是真要打倒他个人:(张廷玉与军机大臣通消息之事)如果严讯,定水落石出。但朕即位以来,直包容张廷玉至此,何必因此兴起大狱。但是此事不可不辩明,为何?因这关系到植党营私大问题……朕是何如主而能容大臣们如此植党树私?此等伎俩竟然敢在面前摆弄?张氏马上就要退休,再包容他次也不难,但是不把这件事讲明白,他不但不知保全他深恩,还定以为中他计谋……如今张廷玉既然已经认错,念他毕竟是三朝老臣,不想加以大罪。
不过,既然撕破脸皮,皇帝索性把十几年来对张廷玉忍住没说话都说出来,他直截当地指出,张廷玉实不当配享太庙:“试思太庙配享,皆佐命元勋,张廷玉有何功绩勋猷而与之比肩乎?”……张廷玉所长不过是勤快谨慎,当个好秘书。鄂尔泰尚有平定苗疆之功,张廷玉实在没有什能拿出手记录。
把张廷玉弄得灰头土脸、名誉丧尽之后,皇帝笔锋转,又说,虽然张廷玉不配配享,但是他做皇帝,向来仁至义尽,只许别人对不住自己,自己决不会对不住别人,所以并不剥夺张氏配享之资格,因为配享是先皇所赐。但伯爵是自己所赐,张廷玉对自己既然没有感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