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江苏大部分已经陷于太平军之手,因此江苏巡抚政令不出上海孤岛。上海内部,原巡抚薛焕所辖防
年培训历练,曾国藩认为李鸿章已经可以独当面。
咸丰十年(1861),个千载难逢建功立业良机降临到李鸿章头上。这年十月,太平军突然进攻上海,上海官绅代表抵达安庆乞师。(46)已经开埠上海,富庶繁华,饷源充足。因为曾国荃不愿意承接这个任务,曾国藩派李鸿章前往上海救援。这件事改变李鸿章命运。因为曾国藩交给李鸿章任务不只是救援上海,同时还有个更重要任务:创建淮军。
创立淮军,是曾国藩早就有个想法。早在咸丰十年(1860),曾国藩就在《复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编练淮勇计划,打算以“用楚军之营制,练淮徐之勇丁”方法编练淮军。他认为,淮北之人刚健勇悍,适合当兵。“以臣愚见,淮、徐等处,风气刚劲,不患无可招之勇,但患无训练之人。……得二名将出乎其间,则两淮之劲旅,不减三楚之声威。”(47)而这支军队,现在用于平定太平天国,将来可用于平定黄淮流域叛乱。
得到这样机会,李鸿章自然喜出望外。他迅速征召淮北带旧有团练。同治元年(1862)灯节刚过,首批淮勇就抵达安庆。
在京期间,曾国藩曾经教李鸿章作文。在幕府中,曾国藩又曾教李鸿章做人。现在,他又给李鸿章上第三课,建军。这是曾国藩教授李鸿章最重要堂课。他对李鸿章文字能力非常放心,但是对他带兵打仗本领有所怀疑。毕竟李氏在安徽数年,留下“专以浪战为能”记录。
因此曾国藩利用切时间,详细教导李鸿章如何行军,如何扎营,如何挖壕,如何待敌,亲手为淮军制定营制营规。因为担心李鸿章急躁、傲慢、任性性格误事,曾国藩“以深沉二字”相劝。淮勇到,他亲自召见分营将领,加以考察。他担心李鸿章召集来淮勇时无法练成劲旅,因此从湘军中调拨成熟得力队伍八营,供李鸿章使用,也是借湘军榜样“为皖人之倡”,陶铸淮勇风气。这样在淮军初创之时十三营中,湘军班底实际占主要成分。
同治元年(1862)三月底,李鸿章登舟起行,数日后抵达上海。
早在咸丰十年(1861)十月二十四日夜,曾国藩就曾亲拟片稿,密保李鸿章担任江苏巡抚,并称他“劲气内敛,才大心细”,实可统带军“驰赴下游,保卫方”(48)。
因此李鸿章到上海后才十七天,即三月二十七日,清廷就正式任命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李鸿章从此就开府方。
师徒两人分居两地,仍然通过书信,频繁地展开教与学。抵沪之后,李鸿章凡事都汇报曾国藩,“敬求训示做主”,“乞钧示”,“乞核示”。曾国藩则在信中谆谆教导,无微不至,从各方面全方位地对李鸿章进行指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