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流民军解散后丁壮及数量更为庞大家属,除少部人留在山阳县安置外,大部分都沿白塘河、清江浦、北官河南下到崇州去。就算十数万人大军南下,也要十天八天才能走完这程,何况都是组织性很差流民丁壮及家属。
林缚直到十月上旬,才从山阳动身回崇州去。
周普任马军司统领兼任骑营指使,编轻甲骑两营千两百卒,重甲骑两百卒。
林缚兼任水军司统领,下辖第、第二、第三靖海水营,分为赵青山、葛存信、葛存雄为指挥使,另设孙敬轩为船政使,负责水营战船督造。
工辎营以孙敬堂为指挥使。
这样,便大体勾勒出淮东军框架来。
当然,海陵、淮安两府诸县所辖县兵、乡军都要受淮东制置使司节制。
东左军自然也成为历史名词,要改称淮东军,以崇州为治所。
林梦得、秦承祖出任淮东军左军长史,曹子昂、傅青河任淮东军左右行军司马,孙敬轩、胡致庸、孙敬堂等人为诸曹参军。
淮安设泗阳、淮沭、淮口、白塘埔、浦南、浦北六巡检司,崇州设鹤城、九华、江门、西沙岛四巡检司,又在泗嵊增设泗嵊巡检司,加上海陵府境内三处巡检司,淮东军共直辖十四个巡检司。
淮东军下设步军司,马军司,水军司,工辎营。
林缚兼任步军司统领,下设左右中前后五军。
林缚九月中旬,在山阳召见出任淮安府军指挥使肖魁安与海陵府司寇参军吴梅久。
是要求肖魁安,将淮安府军从原编二十营裁撤成六营。除淮安城驻两营,山阳驻两营,沭阳、海州各驻营府军外,其他各县皆不驻军,捕盗治安、城门检巡由县三班衙役负责,遇匪就近通告驻军。淮安府军需接受行军左司马曹子昂节制。
二是要求吴梅久,将海陵府境内县兵乡军,也照淮安府军改编,编海陵府军六营正卒,多余兵卒悉数解散归农。海陵府军由吴梅久来兼任指挥使,需接受淮东制置使司行军右司马傅青河节制。
林缚以此削减地方兵权,更是要大幅缩减地方开支,这样,新增两万淮东军兵额军费开支,不会给地方增加额外负担。
虽说淮泗战事进入九月就基本结束,但陆陆续续琐碎事务很多,需要林缚留下来处置。
凤离营也正式编为淮东制置使司步军司左军凤离营,以宁则臣为步军司左军指挥使,编二旅十营六千卒。
长山营编为步军司右军长山营,以敖沧海为指挥使,编旅五营三千卒。
亲卫营编为步军司中军亲卫营,以赵虎为指挥使,编二旅十营六千卒。
崇城步营编为步军司前军崇城步营,以周同为指挥使,编五营三千正卒。
同时将渡淮军左营改编为步军司后军,以孙壮为指挥使,编二十营万两千正卒。仅仅是编制上好看,名义上受节制,但既不听调,也不听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