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之间沿海地区,由于潮水顶托作用,使得近海处沙淤水浅,不利大船靠岸停泊。但由于潮汐运动规律,使得浅海淤沙间也存在少量深水航道,大型海船可以直接靠岸停泊,成为江淮之间少有天然海港。
早在千年前,当地人就从近海淤沙间发现鹤城水道,出海渔船在此聚散,鹤城渔港形成时间要远远早于鹤城草场,也要比运盐河挖掘早数百年。待运盐河清淤事结束,鹤城通过运盐河与西山河水道与崇城相接,比绕走江门要近百十里,将成为除崇城外另个重要港口要塞。
除新崇城、西沙岛之外,南迁者将有相当部分人分散到鹤城、江门、九华等塞安置。
林缚与孙丰毅、周广南以及安置在鹤城两百余户南迁者在鹤城港登岸,其他人则随船队继续南下,绕过鹤城东南沙角,从江门进入扬子江。
林缚归程未定,崇州这边也无法提前安排迎接事,除王成服来,只有在附近组织运盐河清淤事林梦得、李书义、孙敬堂、葛司虞等人闻讯赶来鹤城相见。
船队二月初四从津海启程,十七日抵达鹤城,中间绕去儋罗岛停两天。
中原局势越发混乱,商道堵绝,不仅仅江东郡棉绸、蔗糖、粳米、瓷器、茶叶等大宗商品滞销,江东所需要木材、铁矿砂、石炭等原材料,甚至也可能给绝来源。
除津海粮道外,林缚还将直接开辟崇州与济州之间航线。
林缚打算以儋罗济州港为中转站,将江东郡大宗商品往本州、九州、高丽等地倾销,也考虑从本州、九州、高丽等地输入木材、铁矿砂、石炭等原材料。
周、孙等十九家海商携家带口及依附南迁者多达三千余人,网罗工匠及家属南迁者也有两千余人。除孙周等族除近支较为富裕外,远支受照顾不多,穷困者颇多。虽说儋罗远在异乡,加上工匠,倒也有三十余户,百八十余口愿意留在济州开垦这片从儋罗人手里得来荒地。
※※※※※※※※※※※※※※※※
相比北地酷寒,二月中旬崇州已经不那寒冷。
林缚穿着青衫夹袄,站在海塘上,为孙丰
为消防儋罗人戒心,林缚没有直接在济州港设巡检司,将军民政务都交给葛长根负责,从儋罗岛运百余匹优良仔马便跨海返回崇州。
※※※※※※※※※※※※※※※※
黑水洋航线运力,除与船舶装载总量有关之外,港口装卸能力也是制约因素。
黑水洋船社目前远海总运力就达到八万石,计有五百石双桅以上大中型海船九十六艘。这多船仅仅是利用观音滩及崇城港(含南崖码头)泊位靠岸来装卸米粮,即使不缺力工,即使昼夜不休,不出意外,装卸次也要七八天时间——这还没有考虑水营战船及其他商用民船或渡船停泊占用码头泊位情况。
港口扩建需要时间,林缚这时候自然要将鹤城、江门两地港口资源也用上,甚至还要在九华建内河码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