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职里,有个“六科给事中”,分别负责监察礼、吏、户、工、刑、兵六部,相当于现在中央各部委纪委。这个纪委是独立运作,不归部委管辖,直接向皇帝负责。他们和都察院御史样,同属言官序列。
“六科给事中”最高长官是都给事中,正七品,其他给事中都是从七品。品位不高,可权柄与威慑力却不低。像是廷推、廷议之类高级*员会议,这些七品小官,同样有权参加。
区区个档案库,长官居然是户科给事中,可以说是高配。
不过再细琢磨,这并不算啥高配。
因为这个户科给事中,前头还有俩字:南京。
要求各地黄册并鱼鳞图册要“俱送户部,转送后湖收架”,可见其已正式投入运营。
黄册库最初规模并不算大,只在梁洲之上修起三十六间库房。其中九间库房存放洪武十四年档案,共用三十五座架阁;洪武二十四年则用库房二十五间、架阁百座。
从此,随着每十年大造黄册,后湖黄册库直在扩建。
到永乐帝,大明把都城迁到北京。本来永乐应该把后湖档案也迁过去,可是北京周边找不出像玄武湖这天造地设湖泊——有也没用,冬天湖面上冻,任何人都能闯进去。后湖黄册库遂留在南京,由南京户部代管。
这决定另外层考虑是,江南是天下税赋重地,干系重大,黄册库设在这里,能更好地为其服务。
靖难之后,永乐帝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从此大明拥有两套中枢班子。北京套,南京也有套,官职配置完全样。不过可以想象,南京这套班子,除户部有点权力,可以统筹江南赋税之外,其他多半是有衔无差闲职。个南京户科给事中,来负责后湖黄册库,只能算是名义上给足面子。
除给事中之外,管理后湖还有位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
这个配置,就更有意思。
户部共有十三个清吏司,负责各个地区具体事务。这些分司名字很正常,比如浙江清吏司、广西清吏司、福建清吏司等等——但千万不要被名字迷惑,误导性太大。
其实这些分司除掌管本区事务之外,还有个重要工作叫
于是从永乐开始,每期黄册造完,除总册需要进呈北京之外,其他里册仍旧存放在这里,直持续到明末。
从洪武十四年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这里库房数量扩张到七百八十七间,架阁三千零八十六座,其中收藏黄册数量,接近两百万册。无怪乎时人评价:“天下黄册,该载户籍、事产,实国家重务,亿万载无疆之根本也。”
如此规模档案库房,光是堆放不管是不成,还得配备管理团队。
在洪武年间,黄册库最高长官是由户部侍郎代理。那会儿*员人手不够,个个身兼数职。后来到宣德年间,才专门增设个户科给事中岗位,专管后湖册籍事。
这个安排,其中颇有奥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