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子胥心中惊,用不可思议目光瞪向伯嚭。正如《河上歌》所唱‘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他和伯嚭都与楚国有仇,就好比惊飞鸟儿,追逐着聚集到块,谁能不爱其所近,而不悲其所思呢?何况这个楚国旧人过去对他服服帖帖,办事也极为可靠,所以伍子胥也从未怀疑忌惮过伯嚭,今天怎会如此糊涂!
他不由想起当年伯嚭刚刚入吴时,吴国大夫被离对自己说话。
“君以为伯嚭可以信任吗?恐怕是只见其表,不见其内。看伯嚭为人,鹰视虎步,本性贪佞,专功而擅杀。如果重用他,恐怕您日后定会受到牵累!”
当时伍子胥不信,还是向吴王阖闾推荐伯嚭,可时至今日,他已经有所警觉……
力量,反而又要宽恕他们,不是为以后找麻烦!而且勾践为人能坚韧吃苦,现在不消灭他,只恐将来后悔不及。”
伍子胥这席话几乎将勾践、文种投降说辞扫而空,文种大骇,对伍子胥忌惮更进分。他目光悄悄望向身形胖大吴国大宰伯嚭,他之所以能再度见到吴王,还是靠伯嚭关系,看来那八名越地美女,伯嚭还是很受用。
伯嚭祖上乃晋人,先祖伯宗为晋卿“三郤”诬陷迫害致死,伯宗之子伯州犁逃到楚国,任楚国大夫。后来伯氏又遭到楚国令尹子常攻杀,伯嚭便再度逃难仕于吴,得到同病相怜伍子胥举荐,又因为本人善于办事,嘴上娴熟奉承,获得吴王阖闾宠信,屡有升迁,直至大宰之位。
他最初来到吴国时,亡命异国,家仇未报,也谈不到怀有多大贪欲心中翻腾着还是如何仰仗吴国之力,出师伐楚,以雪父死、族灭之辱。所以对伍子胥不仅恭敬相从,而且同舟共济、出谋划策,朝夕为训练吴师尽力,配合得倒也十分默契。
不过在吴师入郢后,伯嚭心态却发生变化,既然心里仇怨得报,他注意力便开始转移到权势、美色、财货上去。此刻伯嚭,早已不是当年那位志在复仇而勤于国事规矩大夫。他官至太宰,成为仅此伍子胥“百官之长”,权势之显赫已无以复加。他在朝堂上长袖善舞,颇得骄横而缺少心机吴王夫差信赖,唯不能令他满足,便是吴国缺少财货和对年轻美貌女子馋涎。
随即,
所以文种携带八名美女,连同白璧二十双,金珠百枚前来拜访,正中伯嚭下怀,伯嚭那鹰隼般贪锐目光里,顿时溢满痴迷、*邪喜色。
而且越国人还许诺:“大宰若能让吴王赦越国之罪,更有美于此者进献!”
此刻见吴王有意存越,伍子胥则坚持灭越,两边意见僵持不下,伯嚭既然受越国贿赂,自然要站出来为其说项。
“大王,伍相……”伯嚭小眼睛都快陷入脸上赘肉中去,他轻声细语地站到二人之间,看似个调和者。
但说出话,却是完全偏向越国人:“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越,又何求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