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看来,就算他不这样做,宗教在民间力量也经久不衰,直到两千年后依然如此。理性永远是少数知识分子,多数民众对鬼神信之不疑。哪怕是墨子,也祭出鬼神作为凝聚人心工具,哪怕是最飘逸道家,后世也和民间巫鬼结合,蜕变成中国本土最大道教。
所以在保持这时代难能可贵人本主义,人文启蒙同时,让广大民众精神有所归属,岂不是更佳?
与其让神权散落民间,或者为野心者所用,还不如抢先握在手中!把它细心养大,给它拴上链子,让它追捕那些桀骜野兔。最后狡兔死走狗烹,再牢牢关到理性主义囹圄里!
赵无恤目光移向面前南子,她嘴唇轻动,似乎想要唤醒沉思无恤。
她就是赵无恤找到,控制这条巫教猎犬女虞人。
周太史史嚚则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承认主宰之神“天”存在,正所谓:“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但他又提倡以人为本,“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人事,焉知鬼事?”
赵无恤发现,在晋鲁等国官方,虽然神影子还存在,但神因素被放到第二地位上,人上升为首要因素,甚至成为神之主,人本主义得到空前发扬。
再过些年,等到百家争鸣思潮开始席卷天下,古代宗教在贵族圈子领域里垄断地位瓦解,学术下移。在百家批判改造下,传统宗教开始分化、转型。
在孔子“敬而远之”宗教观影响下,儒家大力发扬传统宗教中人文主义精神,使之神秘性减少,世俗性增强,逐步演化为种宗教礼俗。道家主张道家主张“清静无为”、“致虚”、“守”,追求个人精神绝对自由境界。
她是特立独行女子,在这个历史线上,却只能是他附庸。
她手里宗教,也注定要永远做君权附庸!
……
“君子?君
至于法家,那更是群彻头彻尾无神论者,他们激烈反对宗教,主张破除迷信,将“神”秩序踩到脚下,希望以人创造律法作为新秩序替代之。
坚信鬼神存在学派,除常常自矛盾阴阳家外,就只剩下脱胎于宋国文化,由底层工匠建立墨家。他们成绝对少数派,宣扬“明鬼”、“天志”,使宗教向下层民众渗透,想要建立原始**主义乌托邦。
这便是无所不思,无所不想轴心时代,这也是中国人精神层面与同时代各文明,与希腊,与埃及,与波斯,与印度最大不同之处!
然而遗憾是,这种人本思想仅存在于占人口不足百分之进步士人身上,广大民间依然笼罩在鬼神蒙昧中。只要在晋、鲁等国随便走走,就会发现处处是鬼神*祠,百年后西门豹在邺地见到河伯娶亲绝非偶然,总体来说,和齐、楚、吴等国并无太大区别。
原本赵无恤还有些迟疑,若是让宗教复兴,不知道是不是欲仙欲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