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完人,前者还能改之,但后者,则是在与周礼作对,在挖周礼根基!
赵无恤轻轻拨弄瑟弦:“东国大好山河,如何能轻易割舍?若当年夫子奔齐时接受齐侯封地,当麾下有数不清人都仰仗于你时,能做到说归鲁就归鲁?你间隙已深,多说无益,还想演绎曲,还望夫子能耐心听下。”
“小司寇这次要弹什?”
赵无恤偏头望着河对岸密密麻麻三桓大军,说道:“就奏曲《江汉》罢……”
不待周围数人有所反应,赵无恤便按照方才孔子指点,手重重拨弄,曲《江汉》潺潺响起。
曲尾音……
也只有耐不住性子季孙肥在旁直跳脚,但这是在赵无恤地盘上,而且他不由自主地被气氛影响,只能在心里狂呼。
“大宗伯,你到底在作甚!”
……
孔子很喜欢唱歌,听别人唱歌要是认为唱得好,就定请他再唱遍,然后和着他起唱,即“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曾几何时,三十而立孔子跟着师襄学乐,在弹奏那曲费事数月来领会《文王操》时,他闭眼,就能顺着乐曲感受到作曲者形象:他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心要感化四方,心胸宽大能包容天下,他莫非就是周文王?
现如今,随着曲《江汉》在济水上中翼响起,孔子又看到类似情形。
他眼里青年君子自信而坚定,他技艺比上曲娴熟多,手下瑟弦仿佛变成武夫兵戈,变成骑士马鞭。也许,这才是他真正心声:武者,戡乱,保大,安民,和财者也,他志向正是“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但孔丘也顾不上赞赏这志向,齐家、治国、平天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若他本以为赵无恤是想
所以听到好音乐,歌之不足,他恨不得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但听赵无恤弹完曲《黄鸟》后,他却坐着动不动,批评尖锐。
“小司寇瑟艺确生疏,就如个初学者似,像是照着曲目弹,显得生硬,层次把握得不太好。乐演奏要有层次感,在开始时应是重奏,进入隆重气氛后应该趋于和谐,然后进入高潮,节奏又要明快清晰,抑扬顿挫,悦耳感人。最后戛然而止,余音袅袅,演奏便算完成。”
孔子沉吟片刻后又道:“至于乐意和心志,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粟。此邦之人,不肯穀。言旋言归,复邦族……能听出小司寇思乡之情,但却总觉得言不由衷,小司寇莫非是下不定决心归去?”
归去,归去,在孔丘看来,若是赵无恤能放下在鲁国不臣之心,回归晋国,他便会对他所作所为睁只眼闭只眼,但在鲁国,对不起,他眼中容不下沙子!
孔丘可以容忍个人私德有亏欠,却容不下僭越不臣之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