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停下琴,有些悲哀地看着李斯,这位弟子现在白发苍苍,眼中满是迷茫,不复告别入秦时雄心壮志。
“韩非是块石头,坚硬,沉重,默然。”
“他认准事,不会回头,入水时,会掀起惊天大浪,叫人难以忘怀。”
“而你,李斯,好似叶扁舟,行在海上,追波逐浪……”
他没有确定方向,哪边风大,就顺着哪边走,切原则,都被抛之脑后。
“等着罢,会辅佐大王成为功盖三皇,德超五帝圣君,让秦能万世,也成为永世赞誉宰辅!”
……
往事到此为止,梦醒,李斯睁开浑浊眼睛,伴随着摇晃车舆,他已经出武关,抵达南阳。
李斯病,毕竟是年近八旬人,机关算尽耗费他大量精力,当放下权力,放下尊严后,却好像整个人垮样。
又闭上眼,半梦半醒间,李斯再度见到夫子,他依然那瘦削,坐在兰陵学坛大桑树下,闭目弹奏着赵地曲风,唱着成相之歌。
韩非却很冷静,字顿地说道:“立说著书,是为万世帝王,但本人,却有自己母邦,须臾,不敢忘也!”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知秦王必不纳存韩之策,但不悔,至少试过。”
言罢,将毒药饮而尽!
李斯顿感索然无味,只能让韩非死难瞑目:
悬于天下,功归于强秦。”
韩非很聪明,肯定明白秦王之欲,但他仍无法放下自己身为韩人,韩公子身份,拘泥于保全祖国。
从那时起,李斯便知道,是自己赢!
赢在格局,赢在立场!
最终果然如此,秦王开始怀疑韩非终为韩不为秦,更记起郑国为间之事,将韩非下狱,又在李斯、姚贾二人个红脸个黑脸表演下,最终决定处死韩非!
“但石头激起风浪,转瞬即逝。”
李斯强辩
李斯走过去,跪坐在前,听曲后,打断道:
“弟子才学,成就更胜韩非,但夫子为何更喜爱韩非?”
“是因为他出身尊贵显赫,而贫贱?”
“是因为他讷于言而敏于行?写文章有骨相,而只有皮相?”
“不。”
“韩。”
“汝欲存之。”
“必灭之!”
韩非闭着眼,嘴角流出血,却言不发。
那个场景,成李斯持续很久噩梦,同门手足相残,终究是有愧,他只能宽慰自己,谁都不能心软,赢得方才有最终发言权!
不只是不欲韩非为他人所用,也因为秦王政直觉已吃透韩非帝王学,不再需要他,不再需要将权力斗争剖析得这直白人……
当李斯奉旨去云阳狱中赐死韩非时,他不免得意地讽刺韩非。
“师弟,可知你为何而败?”
“你败于言行不,面想让秦王成为不受任何人牵制、独无二、为所欲为千古明君,却又不献出自己忠心,味袒护韩国,阻挠统大业!”
“你现在,可后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