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发兵各五千,乘其后,使谍混在其中,看看能否举夺取天井关、孟门塞两处险隘。”
太行陉、白陉,分别是太行山第二、第三陉,是上党通往河内郡通道,是时候夺在手中。
据韩信所知,河内郡赵军不过万余,却得防守太行三陉,又得照顾漫长大河北岸,提防东门豹部强渡。最要命是,河内人可是当年帮秦打赢长平之战关键,被视为“新秦民”,是秦大大良民。
眼下赵魏弱势,河内就多很多想要投秦势力,已被郦食其串通过遍,就连司马卯本人,也在两可之间……
用降卒带去“赵军大败”消息,再夺取两陉,给司马卯点压力,迫使河内投降,或者配合东门豹攻取此郡,让三河彻底连成片。
“没时间。”
韩信却笑道:“彼辈将尉军吏早就被甄别开来,扣住这些人不放,打散其建制,赵卒纵有四万,也是盘散沙,就算是,要将彼辈重新组织训练再战,也要数月之久,但赵国,还能活那久?”
以时乘其振惧而灭之,赵国丧钟,已由韩信亲自敲响,没几声!
“更何况,汝等可知惊弓之鸟乎?”
韩信讲完这个从陆贾处听来故事后道:“赵卒既然被释放过次,下次再战,知军不杀俘,便再无战心,触即溃。靠这四万只惊鸟,更足以让所有赵人都失去死战之心……”
连续作战,也已众劳卒罢。”
“若眼下对赵卒味屠杀,赵人惊惧,视为食人之虎狼,必死战也。到那时,吾等面对便不是几万赵卒,赵王及其将相君侯,而是百万赵人!”
若用黑夫话说,就是自陷于人民群众汪洋大海,非得将可以争取人往对方阵营里推,何必呢……
“若不甄别味屠杀,实是在帮李左车啊,举倦罢之兵,顿之太原、邯郸坚城之下,恐怕要重蹈当年邯郸之战覆辙,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
“摄政说过,此战是定之战,而非复仇之战,西河军杀魏人情有可原,但眼下被俘赵人并未参与西河屠杀,与其阬而杀之,不如用摄政办法……”
“最后批,往北,出长平关,纵其去往长子。”
韩信会以主力紧随其后,以溃散
愿意拼死作战人越少,韩信灭赵倒计时,就会转得越快。
更何况,这些赵人,并不是放往个方向。
“批押送到高都,然后往南,让彼辈去往太行陉。”
“批东过丹水,使之入白陉……”
这些赵卒像是惊慌失措群鸟,往熟悉方向飞——越过太行,回家去,而归乡最近路,只有两条。
时间久,大家都渐渐明白,黑夫最喜欢打什仗。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者之善也。”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既然是对黑夫理论创造性运用,不只是去疾,羽翼营参谋们也有些被说服。
唯独都尉赵衍忧心忡忡:“就怕这些赵卒回去后,重新被整编起来,与军为敌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