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六百年前,郑桓公为周幽王司徒,他对腐朽宗周十分忧虑,想着要自立门户,离开这条注定要沉船,便利用职务之便为郑国在东土寻找新落脚点。当时太史伯就对他分析道:“方今天下,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若克二邑,则前莘后河
“秦楚交战于京、索之间,三川之难民,颍川衣食没有着落庶民,都往草泽里跑,此地好歹能捕些猎物鱼虾,再不济还能掘草根充饥,遇上有行人路过,还能劫掠其财物。”
张良让人去叫住那些盗贼,但他们却头也不回,跑得更快……
“怕被你捉去从军填沟壑呢!对彼辈来说,苛政猛于虎啊!”
个头戴侧注冠红鼻子老叟边喝着酒,边如是说,此人名叫郦食其,是魏国大夫,亦是楚陈留公之兄,张良离开大梁时,他厚着脸皮在道旁说要去新郑,请求捎他程。
此人没什正当理由,但张良却让手下人不必管,腾出辆空车装这老酒鬼,郦食其虽然终日饮酒,但浑浊眼睛却在观察沿途种种情形,不时来找张良说话。
从大梁到新郑,不过百余里,数日可达。
骑行在道路上,当看到望无际圃田泽时,被项梁任命为“韩假王”张良便知道,他祖国到……
张良很清楚,自己在试探项梁,项梁也在试探自己,若拒绝为王,恐怕就再回不去颍川。
于是他假言自己并非王族,只能为假王,项梁遂许之,让张良速速归韩,组织韩人成军,抵挡秦军东进。
圃田泽湖水至清深,尝不耗竭,佳肴鱼笋,当年郑国还为韩王之臣时,在此开凿许多沟渠,以灌溉韩地,沟渠两岸五谷丰登。而在张良复国途中,当他察觉到王贲可能会对许地发动雷霆击时,主张向北转移,来此避难。
“天大大乱就是如此,魏地不少地方亦是群盗泛滥,豪杰并起,秦吏是驱逐残杀完,秦律令也废除,可那些杀人越货者,就变得无人能禁。大盗匪,如彭越,摇身变成侯王,小盗匪,或投靠大盗做县公,要继续滞留在草泽,劫掠四方。”
托复韩运动,也托郑昌倾韩财货以事楚政策,整个颍川北部秩序,已经完全崩溃。
作为始作俑者,张良默然未言。
再往南走,他们抵达苑陵县。
郦食其咂嘴道:“这苑陵,就是古郐国罢?”
可惜韩王成没听他,死于秦军之手,但复韩种子却在圃田泽被保留下来,终于在半年前,借助楚军之力,攻下整个颍川郡,韩国正式光复,还于旧都!
但复国,当真成功?
道路旁芦苇荡里,闪烁着许多饥肠辘辘眼睛,他们衣衫褴褛,手持草叉镰刀,大概在此埋伏多时,在察觉到张良等人多后,才知趣地退回去,退入草泽深处,却见他们身材瘦削,许是饿很久……
“是群盗。”
引路司马无奈地说道,圃田泽是复韩成功大本营,可现在,它却饱受群盗之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