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贾摇头:“太过深奥简略,恐有些人听不懂,可否再具体些?”
叔孙通少不得要认真起来:“曾子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做到这几点,可谓大圣!”
陆贾条条摊开开证明:
“摄政出身黔首,然孟子言,涂之人可为禹。摄政少时家贫,父母兄弟皆白丁也,然荀子又言,圣人可学而成也。摄政便是既有天生之智,又好学不倦。”
“然而诸夏在无君时,却没有丢失礼乐,这是为何?”
他扫视众人,待议论结束后,才笃定地说道:
“因为有圣人!”
……
“圣人?”众人面面相觑。
所以称皇帝,是因为其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三皇五帝所不及。故号曰‘皇帝’。”
“摄政必须再度统天下,得万众拥戴,方能水到渠成,取代嬴姓秦朝,真正坐上皇帝之位,开启个新朝……”
这番话自不能说得如此直白,他遂面色板,教训那些被自己举荐进入奉常群儒道:
“汝等昔日让向摄政入荐诸生为官,如今进奉常,却不好好珍惜,襄助摄政定礼,兴礼乐之道,而在此妄言,意欲何为?”
众人顿时讷讷,但脸上服,心里却未必服。
他举例子道:“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神农氏便是格物致知圣人典范。”
“诸君且仔细想想,过去十余年来,省人力十倍水椎,让亩产倍增堆肥,叫天下人皆食甜味榨糖,让文书省力省时纸张、印刷……”
“这些泽被天下事,皆乃摄政所作也!在格物致知上,摄政成就,几能与神农氏相提并论!”
好像还真是!众人点头,没毛病,古代“圣人”,燧人神农之流
陆贾笑道:“不错,诸夏之所以在无君,或者君主幼弱之时,尚能维持礼仪之大,章服之美,而没有堕为戎狄,正是因为,有圣人治国!譬如伊尹、周公,孔子!
“而今之摄政,亦是圣人!”
“摄政是圣人……”群儒被惊到,他们黑黑夫贴过很多标签,却还真没往这方面想过,那黑大汉哪里圣?
“敢问叔孙太史,何谓圣人?”陆贾朝叔孙通拱手,二人今日是得在此唱出双簧。
叔孙通略微沉吟:“内有德性,外有功业,是为内圣外王,自为圣人。”
这时候,满堂儒生又听到另个声音道:
“太史说得不错!”
却是奉常陆贾。
“孔子也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可见诸夏无君,时常有之!”
如果非要给这个身处中原,以冠带为标志,已有雏形民族命名,她现在名字便是“诸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