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母却依旧忧心忡忡:“减租是好事,但老妇最担心还是……”
她停话头,却是杨喜新妇来倒水送来给他饮用。
不同于最初颦眉迟疑,这新妇在华山脚下住些时日,因为杨喜得赏赐,每顿少不鱼肉,二人又极为相合亲密,远好过在宫中孤独守望日子,她也渐渐有些喜色,二人说说笑笑。
但杨母还是看她不顺眼,觉得这女子迟早给家里带来祸患,让其不准穿那些丝帛,而同寻常村妇般荆钗布裙,希望能掩盖身份。
但这仍旧无法遮掩此女气质容貌,才几天功夫,外边全县都传开,说杨喜娶位二世皇帝嫔妃回家……
他板起脸来:“但现在朝中却有人,想要武忠侯迎回扶苏,或者择嬴姓公子王孙,尊为皇帝,结束摄政,将大权尽数归还……这种事,北伐军上下,不会有人答应!”
这是显而易见,北伐军功集团利益,只有黑夫当权方能保证。
而近日些传闻,让他们有些惴惴不安。
而吴广则在想,是武忠侯派去疾来试探麾下将尉,还是文臣武将们自作主张暗中串联呢?
吴广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必须表态。
“当时吴广愚钝无知!”
吴广愣,不知去疾此言是试探还是无心之言,但既然对方问,他立刻起身表态道:
“吴广为戍卒,与陈胜在陈地起兵,却为人所败,仓皇在雨中奔走,彷徨无助时,是武忠侯接纳,推衣衣之,推食食之,有功必赏,不啬提携,吴广方有今日。”
“那时候,扶苏何在?”
他挥手,激动地说道:“武忠侯对吴广有大德,金帛、土地、爵位、美妾、爵位,都是实实在在恩惠,而扶苏,他于而言……”
等新妇趋步离开后,杨母不知第几次恳求杨喜:“吾子,这女子可否能退回去?阿母在县中给你寻好女,以你如今爵位,县中大户也会自己找上
“没错,吴广只知武忠侯,只认摄政,不认什秦皇帝!“
他抬起头,笃定地说道:“除非,由武忠侯来做皇帝!”
……
而与此同时,在离封陵津不远处宁秦县,华山脚下处里闾中,杨喜熟练地将背上挑着粟倒入仓中,拍拍手里灰,对拄着拐指挥他们兄弟干活杨母道:
“母亲,没说错罢,往后关中田租,百亩地,都是只划二十亩作为税田。”
“不过是个道听途说名罢!”
去疾对吴广态度十分满意,捋须笑道:
“不错。”
“昔日始皇帝崩,胡亥、赵高倒行逆施,凌,bao关中,使得民不聊生。是武忠侯带着吾等,起兵南郡,以弱击强,血战年有余,方才入关,解救黎民倒悬之苦,那时候,扶苏何在?”
“商君律令有言,有功者显荣,无功者不得受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武忠侯有大功于世,又精明强干,故当摄国政,治天下,而北伐军将士有小功,故得封高爵,享食禄田沼富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