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投匿名书信举报被缉捕罚钱,也满腹牢骚,觉得判太重,可如今遇上相同案子,却也会毫不容
“吴叔盼不是,而是这批粮食罢。”
去疾笑着拍拍车上鼓鼓麻袋:“渭南各县秋收新打谷子,还未来得及舂便运来。这只是第批,后边还有六万石,牛车往返奔走,每月送两万石来!”
六万石,足够万人过冬,吴广松口气,清点完粮秣后,将去疾迎入营中,低声道:
“自到此驻扎以来,军心有些不安,士卒们都说武忠侯让关中人与南郡样,只交二成粮食作为田租,军粮恐怕会不够……”
去疾开解吴广道:“胡亥、赵高倒行逆施,征发百姓与北伐军为敌。今岁关中收成不好,西河更几乎颗粒无收,若再像过去那般收五成田租,关中人只怕要挨饿。”
吴广实际官爵,其实没有那几个陈郡老乡道听途说来夸张。
他不过是得拜爵为右更,为都尉,职务与陈胜差不多,完全没有“夥颐”到哪去。
唯不同是,他握有实权,麾下有北伐军士卒及驰刑士共万人,把守着从关中通往河东津渡:封陵津(风陵渡)。
九月初天,吴广等在大营前,焦虑地等待许久,总算迎来他们期盼已久队伍。
那是队队牛车,拉着沉重车舆,或是民夫推着独轮车“木牛流马”,从宁秦方向络绎而来,押送这批粮秣,除宁秦尉杨喜外,还有新近被武忠侯任命为“河东郡守”安陆人去疾。
“武忠侯往后要东出再统天下,还得得故秦人相助才行。再者,武忠侯省罢冗官,裁并少府诸令,节源。又让并未受战争影响蜀郡运粮出大江,以供给南郡、南阳,关中粮食不必外调。大军就近驻扎,就地就食,可比胡亥派刑徒万夫挽粟押粮去武关、南阳节省多。”
这笔账,黑夫与张苍、萧何自然是合计过,最后决定,减田租,固然会让官府勒紧腰带,但却能得关中人心,获益无穷。
“得将商君徙木立信时,官府信誉,重新树立起来!”
吴广挠挠头:“也不知是怎,过去在陈郡为黔首时,只盼着官府能将田租减减,可如今不种田,却又觉得不能减,因为麾下指望田租吃饭官吏、士卒太多……”
去疾哈哈大笑,指着冠带下头道:“武忠侯有句话说得好啊,吾等这头颅里如何想,决定于吾等坐于何处,是朝堂高榻,还是田边草席。”
“可算将辛君盼来!”
吴广上前朝去疾施礼——去疾本为无氏小公士,追随黑夫南征,作为军正丞,曾举荐韩信,又作为全军军法官,负责军中秩序,俨然成黑夫集团中重要文吏。
入咸阳后,出身低微北伐功臣纷纷跻身朝堂,弱没有氏话,称呼起来不太方便,于是黑夫便让属下们各自取氏,还特地建议去疾以“辛”为氏……
至于为什,去疾不知道,也不敢问。
辛去疾就这样在秦朝新鲜出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