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典客,掌诸归义蛮夷,由驷车庶长陈平担任,陈平是黑夫最早幕僚,也是落在远东偏子,未来可同与关中同夹击六国,他当然不可能回来就职,暂时挂名而已。
最后是宗正,掌公室亲属,这位子,落在“长安君”子婴头上。
人多位子少,至于没能混上九卿众人,武忠侯也没有委屈他们,边加重爵位分量,边也委任显赫要职。
比如起兵时“副统帅”赵佗,别看这厮闷声不做响,好像没多少功绩,但仔细算,却挺吓人:
三十七年,以桂林兵平洞庭郡,三十八年,与吴臣取巴郡,败冯劫,近来又带兵出祁山道,克定陇西郡。
黑夫言之凿凿,其实是想顺便解决蜀郡这游离在他势力外隐患。
眼下就看常頞怎选,如今局势已定,蜀郡被巴郡、汉中包围,翻脸风险太大。若常頞识趣,那便立刻启程北上,交出兵权,换得个人荣耀,家族富贵。
三公还有位是御史大夫,因为没有合适人选,暂时空缺,由周青臣为御史中丞,王戊为御史丞,毕竟御史府文献资料众多,初来乍到者时半会还理不清。
三公之下便是九卿,掌管刑狱廷尉也暂缺,由李斯之子李于担任副职廷尉正。
治粟内史,掌谷货,由有统筹之功驷车庶长萧何担当。
,所以,绝不可能立刻废法崇礼。
只可能是援礼入法,使得礼、法合壁,用种人情世故柔软,弥补法家太过刚硬缺陷。
“不能急,还是得从亟待解决事上入手。”陆贾如此想。
那为政第件急事是什?自然是正名,定下朝堂秩序礼度!
陆贾开始扫视手中份新鲜出炉名单:新朝堂三公九卿诸官表。
要知道军功第韩信,虽然胜仗打得多,但
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由大上造张苍担任。
卫尉,掌宫门卫屯兵,由北伐以来,多有阵战陷城之功,新封关内侯东门豹担当。
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由军功第关内侯韩信担任。
太仆,掌舆马,由在北地举事有功大庶长章邯担任。
只是这三人,都不在关中就职,东门豹在函谷关、陕县,韩信则在上郡高奴城,章邯仍督北地、朔方军务,黑夫就靠这三将,东拒六国,北御匈奴,阵容可谓十分华丽。
如今天子缺位,大秦最高统治者,无疑是武忠侯黑夫,他以太尉职摄国事,代行天子之政。
接着便是右丞相李斯,左丞相常頞。
这里却有个小插曲,因为先前陆贾入蜀,游说常頞以蜀郡叛北投南,最终陆贾巧舌如簧,靠着个“右丞相”承诺,以及胡亥昏招,使常頞同意举事。
眼下关中已定,黑夫边让部将入蜀,准备接管郡县,边信誓旦旦地写信给常頞,以摄政资格,拜其为彻侯。又说李斯年迈,在高位上坐不多久,只要常頞来咸阳,便立刻让他当右丞相!
“岂有右丞相而不居国都者?望君速速北上,共整朝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