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
叔孙通心里喜,念完后,骂道:“这群黄老之徒,便是如此不识好歹,君侯,彼辈是要效伯夷叔齐,明知纣王,bao虐而武王仁德,却非要为商守节,不食周粟啊!”
“这四人是诸子百家里,哪个学派?”黑夫问御用文人叔孙通。
“是黄老。”
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叔孙通还是如实讲四人事迹:“四人分别号称甪里、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多是关东齐人,学黄老之术。”
不同于作死方士和上蹿下跳儒生,秦始皇时期,黄老虽然也有人被强征入博士,但这群人都是比较佛系,能不争就不争,更不会死命强谏,见秦始皇只是将博士当装饰点缀,遂闭口不言。
“将四人赦免。”黑夫笑道:“既然拨乱反正,昔日落难博士们,也该归于其位。”
秦始皇三十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派人护好自己后路后,黑夫已率大军,抵达上雒(陕西商县)。
上雒便是所谓“商於之地”,以在洛水之上源,亦曰上雒,本来是晋国之壤,战国初属魏,后来楚、魏战于陉山,魏国为拉拢秦国,许秦以上雒。所以秦占据此地不过百余年,秦孝公时卫鞅封于此地,遂为商君。
来到这,便算是正儿八经进入秦地,但上雒却没有秦川普遍富裕,后世更是著名贫困县。之所以贫穷,多是受地形所限,正所谓“穷山恶水黑石头,八山水分田”,东可望见熊耳山,西边则是秦岭,两山相夹,唯有条丹水两侧狭窄盆地可容人居住。
穷是穷点,但地利却十分重要,后人有诗云:高高此山顶,四望惟云烟。下有条路,通达楚与秦。用来形容上雒,真是简单明。
这时候,黑夫先前坚持打秦朝旗号,未曾另立门户效果开始显现,在门缝里瞥见玄色秦字大旗后,上雒人皆道:
但他这回却是自找没趣,牢房里几个黄老竟拒绝黑夫征辟,还送回首诗: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晔晔紫芝,可以疗饥。
唐虞世远,吾将何归?
驷马高盖,其忧甚大。
“再不济也是秦军,上雒没有抵抗,他还能屠城不成?”
黑夫在武关事迹被吹得神乎其神,在大军败退后,反抗是不可能反抗。
过会,些里巷中门扉被叩响,上雒人战战兢兢地询问,打开后却发现是自家奉二世之命,征去武关御敌子弟,本以为是被俘被杀,如今却完好无损站在面前……
这便是黑夫在商地做第件事,让人将俘虏中上雒籍贯降兵统统释放,任其归家,依靠他们宣扬北伐军政策。尽管当地百姓仍将信将疑,但至少再没有闻北伐军至,便大肆逃难入山情况出现。
第二件事,则是听闻上雒牢房里,有四位因欲出奔关外而被缉捕博士,分别是唐秉、周术、吴实和崔广,本是秦始皇之博士,扶苏事件后遂逃至此地,为官府所拘,至今已两年有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