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岭南流过血!”
“在安陆立过功!”
据说,那个行伍出身县尉被戴上桎梏时,大呼冤枉,掀开衣裳,露出身疤痕。
毕竟是县之尉,还是黑夫旧部,南郡传书至前线,询问黑夫该如何处置。
“记得此人,他说都是真,匿身云梦,他是亲卫短兵之,安陆之战,则是百长,冲锋在前,身中数刃,江陵之战,已是五百主,也横矛于戎车之上,杀入敌阵,以当十。”
通基本靠走。因为前后沟通不及时,常会出现民夫抵达地,亭舍驿站却没有及时供应粮食,导致吃不饱饭,甚至喝不到开水,夜间也只能睡草堆,蚊虫叮咬,苦不堪言。
除食宿,穿衣也出现严重问题,这点黑夫很清楚,去岁襄阳之战,不少民夫北上时,天气不太冷,自带冬衣不多,结果都冻病,最后还是靠缴获北军衣物才解决。
食宿有问题,人就容易生病,去年襄阳之战,民夫里十有二三得病,肠胃腹泻,寒热是冻,尽管北伐军有医务兵制度,但医生和药物连士卒都不够用,摊到民夫身上更寥寥无几。不少人死在外面,尸体就地掩埋,死讯通过邮驿系统辗转运回来,亲人哭天抢地,当地人就更视服役为危途。
更何况,在南郡家门口保卫家园,和千里迢迢北上去陌生地域,积极性是完全不同。
而对黔首不愿服役情况,不同县处置办法也不同。
黑夫很是无奈,若不是立下大功,受他信任,岂能做到堂堂县尉?
但黑夫更清楚,律法无情,这是底线,绝不容破坏!虽然扛着红旗反红旗,但黑夫,从未废除过秦律法令,更不会搞什“约法三章”。
解除重压方式是渐渐放松,而不是骤然撤销,没律令做保障,社会将陷入更可怖动荡。历史上这做汉朝,虽然刚开始得夸奖,但最后面对失控社会秩序,只能捂着被打肿脸,又将秦律捡回来,随便改改或者改都不改,又继续沿用。
所以,黑夫将“武装斗争”“法律建设”,当成北伐军两大法宝,只是在那些不近人情条款上,稍加损益罢。
黑夫直认为,秦律本身并无大问题,真正出问题,让天下万劫不复,是拥有无穷之欲,分不清什是公,什是私,什是急,什是
比如春天时,黑夫发动南阳战役,南郡要出民夫往前线运粮,每县千人。
枝江县尉为完成郡里安排数额,采取欺骗手段,先说到县中三五天任务,骗得千人上路,又说到郡城,又说到汉水,每逢地,逃亡批,到前方者不及百分之三十。
这件案子轰动南郡,按照《徭律》,不至于失期当斩,但亦是要严惩。只是涉及人数太多,有七八百人,处理不当将引发县民愤。
最后郡丞乐裁定,认为是枝江县尉以欺骗方式征役造成后果,既然是官府失信在先,那些受骗逃亡人不当处罚,反将枝江县尉下狱!
“为君侯牵过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