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顿纠正着这个错误,让人将尸体抬走,又看向对此熟视无睹项梁,笑道:“对夺回本属于匈奴土地、草场感兴趣。”
他将由父亲头曼单于骨头做成酒碗,重重放在案上,双眼好似饥饿狼!
“还对报仇,割下敌人头颅,挖空血肉,风干后做成酒器,很感兴趣!”
……
冒顿单于最终力排众议,答应与楚国结盟,数日后,便带着庞大匈奴部落,赶着牛车,载着毡帐,开始漫漫征程。
“若夺取中国之地城池,定会把火烧干净他们屋舍,推平城郭,将田亩重新践踏为草场,让匈奴孩童在上面练习弓战。”
听完译者转述,项梁有些吃惊,这也没欲望那也不在意,那冒顿对什感兴趣呢?
“对中原女人感兴趣。”
冒顿笑着如是说,又挑起旁边美丽女奴下巴。
“告诉这位楚国贵客,你来自何处?”
也是胡人,群强盗,贪婪,是他们共同本质。
于是,项梁开始,是向冒顿阐述中原之富裕,他大肆形容咸阳丝帛美食无穷无尽,匈奴旦配合楚军攻下后,可尽情劫掠其财货……
但冒顿却与那些两眼放光匈奴侯王不同,他摇头道:“对衣帛美食,不感兴趣。”
“匈奴人口总数,抵不上秦朝个郡,然而之所以遭到大败而不亡,就在于衣食与秦人不同,不用依赖中国,可以北遁漠北,慢慢舔舐伤口。若改变原有风俗而喜欢中原衣物食品,底下众人纷纷效仿,则匈奴必像白羊、娄烦、林胡样,失去祖道,把自己也当成中国之人。”
“曾将从秦朝得到缯絮做成衣裤,穿上它在杂草棘丛中骑马奔驰,让衣裤破裂损坏,以此显示缯絮不如匈奴旃衣皮袄坚固。把中原商贩运来可口食物都丢掉,以此显示它们不如匈奴酪奶方便……”
“冒顿仇人,不就是黑夫与其幕僚陈平。”
项梁
“朔方……”
女奴可怜巴巴,用中原话如是说,她是乌氏送给冒顿礼物。
但说错话下瞬,她那纤细脖子,便被冒顿割开!
鲜血,比酒碗里葡萄酒还要红。
“那不叫朔方,叫河南地。”
“这是为维系匈奴人能攻善战传统,勿要被中原器物侵蚀,失锐气。”
冒顿很清楚匈奴优势:只有苦寒大地,匮乏物质,才能养出穷凶极恶战士,而对匈奴人而言,强取,胜于苦耕!
于是项梁话头转,开始形容咸阳宫室美轮美奂,堂皇大观,他觉得,匈奴人这样乡巴佬,或会向往。
但冒顿仍嗤之以鼻,指着眼前装饰简单大帐道:“毡帐就很好,中国皇帝极力修造宫室房屋,必然使人力耗尽。”
“而中国之人努力耕田种桑,只为求得衣食满足,并修筑城郭以容身,所以其民众在急迫时不去练习攻战本领,在宽松时却又被劳作搞得疲惫,故而羸弱,比如河南地十多万移民,还需要修道长墙来保护自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