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在信中写道:“百余年前,齐威王曾遣使者说越王无疆,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关,此四邑者不上贡事於郢矣……庞,长沙,今钟武(衡阳)、临湘是也,今仍
黑夫遂问道:“长沙、豫章两处可有消息?”
陆贾转忧为笑:“豫章尚无,不过君侯去安陆期间,陶、韩、萧三位都尉已数次从长沙送来捷报!”
在陆贾叙述下,黑夫这才得知,二月下旬,发生在长沙郡湘南县兴乐水上大战:韩信以沙囊雍塞河流,半渡诱敌,最终成功水灌李由军,歼灭俘虏数千人,李由只剩下四五千退保长沙,而韩信、萧何、利仓、小陶等人进围临湘……
而临湘以南,湘水沿线各县,皆已在南征军控制之下,利仓还带三千人北上进攻罗县,希望能打通道路,旦攻克长沙,便能立刻让军队、粮食北运。
这已是昨天才收到最新消息,黑夫在击节赞叹韩信只能,以及庆幸自己没有赌输同时,也多份心安。
夏历三月中旬,当黑夫再度来到沙羡县时,切都大不样。
上回来这,他还是“易小川司马”,带着三千人,行冒险之事。
而此番,他麾下可谓浩浩汤汤,除在武昌营解救两万余南征军老卒,已在黑夫去安陆期间,回师占领这个小县外,从安陆带来五万民众,也陆续抵达此地。
两者加起来,人数已是沙羡全县人口三倍,搭起营帐足足围着沙羡县城绕两圈……
才到城门,陆贾等人前来拜见,看着外面安陆民兵、百姓人头攒动,陆贾颇为忧心地说道:
而打开萧何附在军情里封信,这位尽职后勤大队长,也向黑夫阐述全取长沙郡对未来重要性……
“岭南虽年两熟,然少编户齐民,君侯举大计后,半数军民将北调,更少粮食,纵然种出,亦难以逾岭北运。”
总之,岭南粮食,顶多做到自给自足,就别指望反哺。
萧何又分析说,豫章郡,移民开发不过十余年,虽是黑夫旧部分布最密集地方,但产业不太平衡,多蔗田,少粟稻,也是每年需要外运大批粮食才能满足吃食地区。
眼扫下来,整个江南岭南之地(不包括江东),都处于人少乏粮状态,也就长沙口数稍多,且有几处产粮地。
“君侯,眼下青黄不接,沙羡县仓禀已被武昌营两万人吃尽,所剩不多,恐怕不出十日,沙羡必乏粮!”
粮食,这就是黑夫面临最大问题,相比之下,冯毋择那几万过不江大军根本算不什。
在举事初期,黑夫寄希望于取得武昌营军粮,但杨熊那把大火,却将数十万石粮秣统统烧成灰烬。
这个无意之举,给黑夫造成巨大麻烦。
兵法云:“军无粮食则亡”。人是铁饭是钢,天不吃饿得慌,眼看粮食只剩下十天,手下七八万人嗷嗷待哺,若是解决不这个问题,也不用举什大事,自己就先崩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