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十余里外人头攒动,数万人滚滚渡河,在黑夫和民兵组织下勉强算有秩序,但毕竟人数众多,起码得天才能渡完。
王翳暗喜:“只要能击其后方,使秩序扰乱,便能多拖阵,等到冯将军到来!”
但支军队,却已拦在面前……
黑夫在安陆县里所获得车
“若是敌军乘吾等渡夏水半时忽然进攻,使百姓大惊溃散,搞不好长坂坡大败,就要提前几百年上演……”
好在黑夫手边虽无赵子龙般人物,却有“张飞”,亦浑身是胆!
……
奉冯毋择之命,对黑夫和安陆民众穷追不舍,是别部司马王翳(yì)。
王翳三十上下,是王氏旁支,曾在北方军团服役过很长时间,后来秦始皇南巡,就将他调到御驾随行里,管理车骑部队,眼下黑夫突然“复生”,夺取安陆,冯毋择调兵遣将匆匆来击,便使王翳为前锋。
安陆县云梦乡西临云泽,南濒夏水。
夏水是长江分支,得名于数百年前,楚庄王取陈国夏氏移民所建“夏州”,它从江陵城东南分江水东出,在云、梦之间蜿蜒流淌,最终汇入汉水,于是自交汇处以下汉水,也兼称夏水。
虽与之相邻,但从安陆县城出发,抵达夏水,尚需百余里距离。黑夫这边,虽然将最疲弱老人、幼儿、伤残都送上船直接走,但其余人等比不正规军队,数万人推着大小车乘上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
从在安陆揭竿而起那刻,他们便成叛逆、逃民,所有人都知道,若是留下,再度被官军所擒,等待他们,可能是集体沦为刑徒制裁。
所以安陆县几乎所有人,都选择追随黑夫,扶老携幼,将男带女。
在王翳心中,对冯毋择决策,是有些质疑。
“武信侯老矣,从开始,他就该移师江南,驻于武昌营,若如此,黑贼定无机会!”
但也怪不得冯毋择,谁料得到,那大*似忠黑夫会这快跳反呢?
眼下武昌已失,三万老卒尽归黑夫,安陆几万人质也丢,若不乘着南征军尚未全部造反前,追上携带民众黑夫兵重创之,那最好情况,也是大江之南各郡皆叛,这结果,冯毋择也担不起。
于是王翳带着三千车骑日夜兼程,总算赶在安陆人渡过夏水前,抵达水滨……
就这样缓缓而行,日行三十里舍已是极限,就这样走数天,方才接近夏水。
数万民众聚集在北岸,夕阳之下,夏水被太阳染成红色江面浩浩汤汤。
今日是夏历三月初七,灵渠来舟师已将第批安陆难民送去沙羡,如今跑个来回,已奉命在夏水渡口架设浮桥,等待接应。眼看浮桥即将搭好,疲敝不堪百姓们都觉得,总算可以松口气。
但黑夫却并未放松,他在大队人马背后留许多斥候,时刻通报情况。
黑夫很清楚,冯毋择不会如此轻易放己方离开,身后追兵,可是以日行五十里速度追来,尤其是车骑前锋更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