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着那片朝岸边涌来火海:“更何况,吾等这做,是为大局,不管武忠侯带多少人北来,他下步,却已猜到!”
“安陆!他定是想夺船只,渡江前往安陆!”
安陆是黑夫老巢,那里有他母、兄,更有五万即将被迁往关中乡党……
此时,五更已尽,天边隐隐有点光辉,“叛军”才气喘吁吁地抵达江边,但这里已无片板,连长长码头也被杨熊下令烧毁!只能望江兴叹!
杨熊望着武忠侯那杆大旗,露出笑:“只要吾等全身而退,与冯将军父子汇合,合四万之众,以逸待劳,再以安陆人为质,乱其军心。”
这名头,是实打实战功垒起来,李信虽然早年打过场大败仗,丧七都尉。但他知耻后勇,不论是灭燕代还是征匈奴,都打出风采,之后灭月氏,扫西域,威震西北,更让他跻身流名将。
而黑夫也不俗,统前就小有名气,统后,和李信击匈奴,平诸田之乱,攻沧海,又在南方独当面,不论是夺闽越,定南越,败瓯骆,都气呵成,将老屠留下烂摊子收拾得妥妥当当。
相比之下,蒙恬因为北疆平静,没多少打仗机会,名声已稍逊二人。
杨熊指指自己和辛夷,以及夏口司马:“若真是武忠侯亲自将兵,汝等觉得自己能胜过他?”
二人哑口无言,这说,心里还真没什底气。
,知道不可阻止,遂故意使人假意窜逃,装作军中大乱,以诱吾等登岸再战!”
从撤离武昌营,来到码头起,自打知道对面果然打着武忠侯旗号后,杨熊就没打算和“叛军”硬拼。
面对夏口司马质疑,杨熊振振有词:“你知道对面有多少人马?若除斥候看到三五千,还有万、两万,甚至十万呢?”
武忠侯死而复生,又堂而皇之地带着支军队出现在武昌,这让杨熊心惊,觉得南边肯定出事,最坏打算,可能李由将军已遇害,整个长沙郡已经沦陷……
己方虚实尽在掌握,但杨熊连敌人有多少都无法探明。
杨熊叹口气:“彼辈大肆宣扬陛下已崩,而他们是奉遗诏靖难,军人心已乱,与之决战,反倒正中武忠侯下怀,不如走!”
辛夷和夏口司马快被说服,但他们还有最后丝迟疑。
“失武昌,武库甲兵俱被叛军所获,又丢三万人,吾等当如何向冯将军交待?”
“那三万人是叛军,不是秦卒。”
杨熊笑道:“把火烧死起码三五千叛军,也算斩首三五千,更特地令人在仓禀放火,将数十万石粮食烧成灰烬,使之不至于资敌。”
理智告诉他,这种仗,不能打!
除形势不明外,其实杨熊心中,还有对黑夫深深忌惮。
“天下纷争时,世人常言为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如今四将皆已逝世,天下最善用兵者,除王贲、冯毋择将军老当益壮外,壮年辈,无非二人。”
“李、尉!”
“白马将军与黑犬将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