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进宫话,切都完!”、
蒙天放红眼,他和董公等人样,都是力主扶苏不要放弃希望,伺机离开咸阳,以图再起。
扶苏却对此十分悲观:“且不说关中戒备森严,连商君当年都未能顺利逃脱,更何况此去万里迢迢?就算侥幸离开,天下虽大,能接纳扶苏,恐怕只有昌南侯吧?”
他惨笑道:“昌南侯在密信中担保,旦朝中有事,他愿意做倚靠。但这走,非但朝廷坐实扶苏勾结墨者,欲行刺父皇大逆不道之罪,徒使父皇伤心,更会牵连昌南侯。”
“彼若纳,则岭南将与朝廷反目,尚且统天下,立刻就要分裂,接踵而至,便是战争和征伐。那样来,扶苏,岂不就成引发战乱荧惑星?子与父战,臣与君决,这种事,与黑夫,做得出来?谁又会支持?”
因为扶苏顶多想到在秦始皇再度昏聩乱命,不得已时“劫王”,蒙天放提出直接兵谏,却已被他否决。
于是摆在面前路,只有两条:留或走。
扶苏仍然没有决断,这时候蒙天放回来,将蒙恬意思告诉扶苏。
“还是蒙卫尉看得明白,兵谏绝无胜算,甚至会引发更大混乱。扶苏,决不能做这样事。”
扶苏慨叹,他也明白,年来,自己在“隐忍”和“政变”两条路之间摇摆犹豫,使得手好牌打成烂局。事到如今,已不可能所有人都毫发无损,必须有人做出牺牲!
夜色更深,虽然外面有宵禁,但蒙天放是卫尉族弟,自有符节,往来两府之间畅通无阻。
而更奇怪是,虽然满城都在戒严缉捕墨者,但确实还没人来将扶苏府邸围。
但他们可不敢放心等到天明。
蒙天放进去时,扶苏正与几个谋士商量对策。
“公子以为,舜帝是怎样人?”董公他们似乎正在劝说扶苏什。
“故宁可死,也不愿当祸乱天下罪人!”
这大概是这
蒙恬是有觉悟,他将揽过“勾连扶苏”所有罪过!而“大义灭亲”去告发他蒙毅,还有整个蒙氏家族,却能因此而保全。
“蒙卫尉能如此,扶苏何尝不能?”
扶苏毅然起身:“扶苏年近而立,有子两人,为保全他们,也为保全天下人还认可忠厚仁孝之名,保全大秦统,也能牺牲自己!”
众属下跪倒在地:“公子欲做何事?”
“入宫,是生是死,切听凭父皇发落!”
扶苏过会才答道:“是圣人。”
“正是!”
董公道:“假如舜疏通水井时,未能躲过父、弟在上面填土毒手,则为井中之泥;假如他在涂饰粮仓时,没有逃过父、弟在下面放火毒手,则为廪上之灰。如何让恩泽遍及天下,法度流传后世?所以,是以,舜帝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这大概是因为他心里所想是大事啊……”
“董公意思是?”
“公子亦有大志,欲救大秦,救天下,不可不先救自己!与其束手待毙,不如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