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称臣,濊貊、九夷均服,渤海变成内湖,舟船往来无阻,只有这样,大秦才能称得上‘东有东海’!”
“还有南边。”
皇帝丝毫不踌躇,几步走过去,他越过淮河,跨过大江站在前不久曾停留过豫章、长沙,,云梦彭蠡,仿佛是脚畔小水洼。
长沙豫章之南,是片广袤土地,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南北两千里,东西八千里,这些越人部族生活在那里,是为百越。
秦始皇很多年前,曾打算对百越开战,那时候并没有什理由。越之角、象齿、翡翠、珠玑虽好,但对秦始皇而言,这些东西,哪有咸阳宫前十二金人有意思?根本不值提。
“征燕、赵轻侠恶少年从军,从辽东出兵,使朝鲜箕氏臣服。”
嬴姓先祖曾是殷商之臣,而朝鲜据说是殷商三仁之箕子之后,周朝时,名为诸侯,实则直不服周,今若能使朝鲜箕君入朝,子姓最后苗裔,对嬴姓皇帝俯首称臣,也算告慰先祖。
但朝鲜并不是终点,秦始皇真正想打地方,在南边!
秦始皇脚踩在半岛中段,标为“沧海”小邑上,仿佛是个巨人,要将这座不起眼城邑毁灭!
这个濊貊(wèimò)小君,居然敢窝藏六国叛逆,并与莒南刺杀有关系,真是胆大妄为!
留下宣言!
他从北迈入地图。
大夏乃是太原旧称,蒙恬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已远超预想,对北方,皇帝心满意足,既然匈奴远遁漠北,也懒得管他。
接着,秦始皇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西方,自从坑方术士,对东海仙岛死心后,那是秦始皇追求长生不死,唯指望。
对西面,李信灭月氏,建张掖郡,逼迫乌孙臣服,已经将帝国疆域,拓展到名为“白龙堆”沙漠边缘,在那儿修筑“玉门关”。
非要说理由,除“南尽北户”梦想外,皇帝也有不得已原因。
“耕战”
哪怕沧海君有大海庇护,皇帝亦要加以惩戒,水陆并进,燕地大军从朝鲜南下,围城三阙,任嚣舟师从胶东出发,封锁海面,杜绝逃路。
必灭其邦,屠其民,隳其城!如此方能震慑天下,表明天子除恶必尽决心!
想象着那幕,皇帝怒火,才能稍减几分。
他轻轻提起下裳,跨出很大步,直接迈过渤海湾!
再回首,这道在芝罘岛上看到广袤汪洋,其实是那窄啊……
下步,便是令使者商队探索西域各国,找到西王母邦后,再令李信以车骑路征伐过去,顺秦者为臣,逆秦者毁灭!
等大秦和西王母邦连成片,“西涉流沙”自然也就完成。
不过,西域辽远,商贾使者步伐缓慢,西边驻军暂时也不必动,倒是可以让六国豪贵,轻侠少年移民去张掖郡实边。
在秦始皇眼中,可以立刻开始两仗,分别是东边和南边……
他夔纹方头履踩在北疆,从临洮慢慢走到辽东,足迹仿佛变成条万里长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