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才下过雪,已然积雪地里,旁边冬葵已经蔫,但菘菜却依然完好,因为是八九月才种下新菜,尚且稚嫩,其色泽呈淡青白色,上面盛着点未化雪,却依然精神抖擞。
许胜笑道:“此物之所以得名为菘,乃是因为它凌冬不凋,四时长有,有松之操,与其他菜不同,经过霜后菘,吃起来才特别鲜美。”
说着,行人又到菜地旁屋舍,打开地窖,里面储藏着颗颗菘菜,虽然它长相,与后世大白菜还有不少区别:是散叶而非结球,体量也远不如颗十多斤大白菜。
但这已经是黑夫熟悉幕,他去过北方农村,见过老百姓冬天屯白菜景象。
同时许胜也嗟叹:“古人吃菘虽早,但昔日此菜只作野菜,百姓偶尔采食,以备荒年,幸好胶东郡守提醒,说曾见此菜寒冬依然完好,或可试种,吾等才寻来种下。不曾想,得到牛肚菘,叶片厚大,成熟时色泽如翠玉,且味甘,啖之无滓,口味不亚于葵!”
,就只能磕盐块下饭,最惨是连盐都吃不起人家,你能想象每天什都不下,两顿淡寡米饭用冷水冲服生活……
这时候,不论是屯戍兵卒还是百姓,肉是不敢想,但哪怕来点蔬菜给他们改善下伙食,也是极大奢侈!
所以别小看菜篮子,它可是关乎民生东西。旦哪天你发现市场里菜价涨,百姓日子,便不好过喽。
这时候,黑夫接过许胜话,对秦始皇道:“但在胶东,经过农家不懈努力,却找到种菜,四季皆与,比葵菜更耐寒,产量更大,且味道更好……”
秦始皇然:“这便是朕前日所食‘菘’?”
虽然体型、口感还有待改善,但能不到年时间,便能从几种野生菘里选出较优品种,已经殊为不易。
农家虽然是搞农圃专业户,但却没有现代科学研究体系,他们只能用神农尝百草办法,不断积累经验,在众多植物里,小心翼翼找到无毒食物图谱,再经过不断驯化和培育,优中选优,最终推广种植。
黑夫只能利用自己前世在农村老家经验,随口提些可能点:比如将菘与芥菜混种,因为它们好像都是“十字花科”,可以进行杂交,这样或能反复提升品质,希望有朝日,能培育出后世大白菜来吧……
黑夫这做,并不是为自己口腹之欲,也不是为讨好皇帝口味,更不为给达官贵人
“正是菘菜!”
秦始皇吃惯大鱼大肉,偶尔来顿“翡翠白玉汤”倒也挺新鲜。
而且说实话,在御厨烹饪下,那壶汤味道很不错,豆腐滑嫩可口,青绿色菘菜也挺好吃,就秦始皇口味而言,比关中莼菜、巴蜀葵、芹等菜都要鲜美。
而御医陈无咎等择此菜品尝后,认为菘菜微寒味甘,具有养胃生津、清热解毒等功效,还劝秦始皇可以多吃……
这时候,众人正好走到片菜地处,此处分别种着冬葵,还有菘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