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儒震惊之余,心里也对封禅这件事,有奇怪转变。
在众人看来,少他们参与,封禅已经不再是真正封禅,而是种对神圣不可亵渎泰山,对上古圣王礼制……
“羞辱!”
他们群情激奋,他们无能为力。
空喊口号也是会消耗体能,很快,夜色渐深时,腹中空空如也群儒便各自散去,不同于来时意气风发,他们都有些垂头丧气。
秋时鲁国名士,以知礼著称,这句话意思是,泰山得天地造化,有其灵性,是绝不会接受非礼之祭!
言下之意,秦始皇今日罢黜儒生之言,改用关西祭祀方式,也样不会被泰山接受!
众人皆齐声附和,寄希望于泰山神性。还有人嚷嚷着,等明天上山封禅时,要好好看着每个程序,下来后将见闻写成书,对闹乌龙礼仪加以嘲讽,好让天下人知道,比起儒家,秦朝*员巫祝们,在搞祭祀礼仪就是个弟弟。
唯独周青臣叹口气:“事到如今,汝等还是少说几句吧!”
泰山接不接受秦朝祭祀礼仪不得而知,但经此事后,秦始皇大概是彻底认清群儒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到晚上时,皇帝进而宣布,明日封禅,只带文武百官,黑夫、张苍等均在其列,但就是不带个儒生!
这是自秦朝建立后,儒家最大次失败。不过,除周青臣、叔孙通等少数人外,绝大多数儒者,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满腔愤怒地抱怨道:
“秦始皇刚愎自用,不用贤良,意孤行,果然是无可救药独夫、,bao君!真三王之罪人也,德行不足,也配封禅!?”
这下,群儒统统傻眼,他们本来还想着明日封禅时,旁观奉常祭典,事后好好嘲笑番呢,却没料到,皇帝做得这绝,所有儒生,只能留滞山脚,不得与从事!
“真是岂有此理!”
齐人伏生怒,他扪心自问,自己受征召入咸阳,忍受皇帝穷兵黩武,容忍他们七十余博士只是朝堂上装饰品。不就是为把秦朝引入许多年前,齐地稷下诸生为未来大统帝国,量身定做政治蓝图中,从而变成他们理想中礼仪之邦?
但好容易熬到今天,为这个目标奔走,呕心沥血群儒,却既没有资格设计仪式,也没有权力登山,见证这八百年未有幕?
这真是天下最大笑话!儒家死对头黄老、墨者知道,肯定要笑掉大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