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日御驾启程,出陇关,入陇西郡,既然要离开内史地界,内史腾又年事已高
想到在陈郢时,黑夫不慎露出杀意,赵高就不寒而栗。
“万此子真对有杀心,到他位高权重时,岂不只能坐以待毙?”
可面对黑夫提议,赵高却沮丧地发现,真是滴水不漏,开边、急利、远谋,都是皇帝关心事情,再加上政治正确”固本“之策,让人无从纠错。
所以他只能顺着皇帝话,夸通黑夫后,似是无意地说道:
“臣只是奇怪,少府丞本是开拓豫章,戍守江南别部司马,建南昌城,请设豫章郡,还曾提议分封子弟去上赣、苍梧,显然是支持南进。可为何在成婚回趟南郡后,却突然改弦易辙,认为应当巩固关中,以西拓胡戎之地为先呢?这不合常理啊……”
:“黑夫虽不以文章见长,但他底子却也不差。“
他指着案上那本厚厚麻纸线装书道:“这次回咸阳,黑夫献上修订过《南征记》,全书记三百余天,十数万言,虽文字简朴,却着实不易。全靠此书,朕才能知晓江南风土人情。”
“再者,从议尊号时起,黑夫便没少往御史府藏室跑,还与柱下史张苍为友。耳濡目染,年下来,说话竟也能引经据典。朕问他为何能如此,他回道‘上次封建郡县之议,陛下令臣去翻书,臣阅后方知蜀侯三叛之事,自惭无知,只能奋发上进。’”
随后秦始皇指着赵高道:“说起来,此子好学上进之心,倒有些像卿。十余年前,说卿字丑,卿便日夜练字,不知寒暑,竟成朝中前三甲书法大家!”
赵高笑道:“原来如此,假以时日,陛下恐怕又要多位博士。”
说到这,赵高却又不说,告罪道:“是臣多心,还望陛下勿怪!”
虽然只是轻轻点到,但已经够,这当然不会致命,甚至不会影响这次决策,却能在陛下心中埋下点疑虑种子:黑夫也是有私心,并非完全公忠体国!
耐心点,花上几年十年时间,慢慢给种子灌水、发芽,最终也能长成株凶狠藤蔓,可将人活活绞死!
想当年,他正是靠这杀人于无形手段,让蕲年宫之变几位功臣,与陛下离心离德,最终在不同缘由触发下,陆续叛国!事后陛下只会觉得,自己有意无意提醒,是明目识*表现。
秦始皇看赵高眼,沉吟片刻,却没有再提及此事,直到赵高要告退前,皇帝才下道口谕。
皇帝却摇头:“文武全才之士,去做无用博士,岂不浪费?”
“唯,少府丞可是有封侯之志。”
赵高嘴上笑着唯唯应诺,心中却更加忌惮黑夫。
是啊,同他样,出身低微。同他样,善于揣摩帝心。同他样,颇有上进心。
但不同是,黑夫有扎实军功,有新奇想法,还有让皇帝称赞韬略,这都是赵高没有。才多大年纪,就已经对国策指手画脚,再过些年,那还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