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后,蕲年宫内,放下手中奏疏,秦始皇摇摇头,点评道:“果然,再大商贾,也还是商贾,眼中只有眼前蝇头小利,乌氏倮不如陶朱远矣!”
他转而看向伏在案前替自己草拟诏书,十天来,没有对蕲年宫之议发表任何意见中车府令赵高。
“赵高,你以为如何?”
赵高笑道:“小臣不敢越职妄言政事。”
皇帝板下脸:“黑夫是少府丞,有朕准许,他也能进言献策,你为何不能?”
黑夫然,老丈人还真是利益至上者啊……
不过,他仍有点担忧,欲言又止。
叶腾看出黑夫想法,自嘲道:“若是为避嫌而故意提出反对,反而太过刻意,陛下眼就能看出来。你关系,朝中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倒不如光明正大,行是阳谋,谋是国之大利,谁能说半点不是?”
不管怎样,朝中明显是支持西进大臣较多,光从舆情上看,这件事已经稳。
这时候叶腾却道:“但也别高兴太早,却是知道人,必反对此事!至少会反对征河西。”
极其和善,孟氏族长甚至还打听他是否成婚,听说娶内史之女才悻悻而走。
但凡边境兴兵,必求良将,第二批可能支持黑夫大臣,便是边将。
叶腾道:“陇西郡尉李信,听说自从第次伐楚丧师辱国后,便郁郁寡欢,三十多岁年纪,头发却全白。虽然在灭燕、齐时立战功,但已失上意,被赶到陇西守边,他恐怕是最支持对河西用兵人!”
“还有曾在上郡呆三年蒙恬,灭代时,曾率上郡翟骑至雁门,与支持代国匈奴单于对峙,你与子衿回南郡期间,他也曾上书提议在上郡备边,与匈奴争夺河南地。”
“不出意外话,这两人,都会上疏附议。”
赵高连忙请皇帝赎罪,随后道:“臣以为,少府丞之言,称得上老成谋国,有理有据,真不像位二十余岁年轻人能说出来,再想到他出身,臣就更惊异……”
秦始皇听出赵高未尽之言,却不以为意
“谁人?”黑夫问。
叶腾却笑着卖个关子:“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觉得是谁?”
黑夫恍然,低声道:“妇翁指是……乌氏倮?”
……
“乌氏倮言,秦与诸羌、月氏向和睦,何必无故伐之?每年以丝帛易牛马,于中原有大利……”
黑夫颔首,李信也就罢,蒙恬话,历史上秦北伐匈奴,他便是主将,只是目前秦始皇对北方用兵兴趣还不大,蒙恬做着少府少监职位,负责度量衡等事。
黑夫笑道:“妇翁也会上疏支持?”
“这是自然。”
叶腾理所当然地说道:“老夫若是南郡守,必定支持南进,戍江南,征百越。但老夫如今是内史,南方与无涉,反倒是巩固关中,开拓三郡边外,筹集粮食,征调兵卒,便多许多用武之地!”
从内史进而成为九卿,甚至窥御史、丞相之位,就靠未来数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