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愤恨难鸣,便把火发在新政首倡者杨凌身
地安插于附近各州县原有乡都户籍中,但也新立里长,加以管理,更各拨给境内荒田或黄河退滩地,又量给耕牛种籽,使流民得以从事生产。农民有房有地,有
生存
希望,就绝不会把脑袋系在裤腰袋上去造反。
朝中大事由杨廷和主持,成为实际上执掌朝政人,这也是微妙
权力调整,争取到杨廷和
派
全力支持,杨廷和革除弊政,减轻穷困地区
漕粮和赋税,遣返宫女乐人,释放无辜囚徒,清查空饷兵额,仅这些每年就为朝廷节省财赋百万余两。
江南士绅趁机鼓动他们利益代言人,请求降低江南赋税,对此杨廷和却坚决拒绝,江南是杨凌改革
重点,这些*员见杨廷和不允,便转而去求杨凌,不免说出杨廷和许多谗言来,又将江南百姓
苦处说
十分不堪。
江南富甲天下,杨凌是知道,江南百姓富过其他地方,这
点他两下江南也深知肚明,杨廷和
穷地少征、富地多征有点类似现代
个人收入调节税,是
项很有效
税收平衡杠杆,所以杨凌对他十分支持,对这些游说*员全都打发
回去。
两个人虽然由于杨清
原因,私交不太好,却都能以大局为重,彼此心照不宣地配合着对方行动。其实要说江南百姓赋税重,目前倒不假,但是原因不在朝廷赋税重,根源仍在土地兼并和旧
税制。
土地兼并本身并不是问题,如果土地全部归于国有,那算不算种最大
土地兼并?土地是国家
也好,富绅
也好,他总要找人种
,就算真有那权力把土地全部返还农民,让人人有自己
土地,农民无论是持家理财也好、种地经商也罢,素质同样有高有低,过上百十年,优胜劣汰,土地还是会很自然地向少部分人手中集中。
问题是土地兼并者都是皇亲国戚、权宦世家,他们旦把土地集中占有,就利用特权瞒田逃税,土地被兼并愈多,朝廷
税收愈少。皇亲国戚、有爵位
勋臣、有权势
太监、有功名
乡绅,倚仗特权,贿赂官府,隐占户口,瞒田偷税,逃避差役。
这样朝廷税赋就全压在自耕农身上,朝廷制订原有税赋是人头税,这些没有特权
农民田地没有多少,交纳
赋税却越来越多,于是越来越穷,田地不得不典当给富人,转而成为佃户,于是朝廷
赋税也每况逾下。
条鞭法、摊丁入亩,从赋役制度上解决
这个难题,打击违法豪绅
特权,同时根据各地贫富、土地肥薄,官方制订田租
最高比例,不允许他们过分盘剥农民,这就解决
这个难题。
朝廷新土地条例、税赋制定把旧制弊病说得清清楚楚,而且新
税法只是将豪绅们偷漏
税赋重新纳入朝廷府库,不能再赚黑心钱而已,他们照样富甲
方,所以既不至于把他们逼到造反
地步,也不敢在朝廷上下
致同意推行
新政上做文章,科道那些笔杆子们可正瞪着眼睛等着抓他们
毛病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