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忙遮掩道:“……哦,去府城乡试时,见过这东西……”他笑道:“看这样子怕是放冬,水分少,烤熟吃更甜。对,这东西比咱们这边谷物易生长、产量大,怎不大量种植呢?亩地估计能多打不少粮食呀。”
韩幼娘好奇地看看手里东西道:“这东西没有种子怎种呀?而且也不知道适不适合咱们这儿耕种,庄户人全指着地里收成过日子呢,谁敢冒险种它呀。”
杨凌这才想起适宜北方耕种玉米、地瓜、马铃薯类农作物他在鸡鸣从未见过,这里农作物基本仍是麦、谷、豆、黍等物。看来随着海上贸易,这些外国东西已经传入大明,只是还没推广开来,要是把这些农作物推广起来,那对整个大明农业生产将产生多大促进作用呀。
杨凌知道农民最是看重自己土地,如果突然拿些他们不熟悉作物,要他们把种植几百年粮食换掉,恐怕没人敢冒这个险。此次进京,不妨找机会向朝廷提提,若能引起重视,由朝廷出面大面积推广,自己也算做件利国利民好事。
想到这儿杨凌喜出望外,他知道自己没动过,幼娘肯定口没吃,便喜滋滋地从幼娘手中接过地瓜掰下大块来,亲昵地塞进
手作羹汤”,马怜儿这是以新妇姿态想要侍候他。
杨凌在县上赴宴时吃过这东西,知道所谓打边炉就是火锅,他揭开锅盖,只见热气氤氲汤锅里翠绿山菜,黑色磨菇,粉色獐肉,葱白、姜片……看起来还真是让人食指大动。杨凌不禁赞道:“味道好香,比鸿雁楼大师傅做还好。”
马怜儿得他夸奖,顿时喜上眉梢,她从袖中摸出筷子,正要让他品尝下,门外传来韩幼娘兴冲冲声音:“相公,大哥从府城带回些稀罕物儿,这是……”
随着声音,韩幼娘跨进门来,眼瞧见马怜儿也在,她不由得怔。马怜儿虽说已蒙杨凌给承喏,可是毕竟身份还算是外人,如今被幼娘抓个正着,顿时臊得脸孔通红。
这种王见王局面,杨凌也毫无思想准备,三个人大眼瞪小眼愣那片刻,韩幼娘忽然笑盈盈地道:“怜儿姐姐,你也在呀。”
马怜儿松口气,有几分忸怩地道:“幼娘妹妹,……今晚做打边炉,请杨大哥尝尝味道,手艺比不得妹妹你,要是不嫌弃,你也来尝尝吧。”
杨凌见幼娘手中捧着几块东西,避着灯光看不清楚,不由问道:“幼娘,你拿什?”
韩幼娘道:“相公,这是大哥从府城捎回来东西,听说是番帮传到咱大明,叫甘薯,煮熟吃甜着呢,你尝尝,哦,怜儿姐姐,你也尝尝看。”
杨凌见她手中举起东西,不由奇道:“……地瓜?”仔细打量几眼,确实是两块地瓜。
韩幼娘奇怪地道:“相公认得?这是番邦传进来东西呢,听大哥说南方有人种,在咱这儿是个稀罕物儿,但是并不贵,买点儿回来尝尝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