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珣和徐荣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该说什,徐荣自去主持大局,而公孙珣安慰张辽两句,也只能纯当这个李肃是个倒霉蛋,
请示。
“君侯!”徐荣打马而来,立在桥上,然后指着脚下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宽阔桥面正色相询。“渭桥宽阔,便于行军,全军渡河后要不要让文远烧掉大桥,以作防备?”
“不用!”之前在长安城下亲自喊好几嗓子,此时正在马上扶着水袋喝水公孙珣放下水袋,抹把嘴,依旧是干脆直接。“什都不用做,没有敌人会来……董旻、郭汜、吕布或许会动,但这三人动,子伯、元皓、义公他们便会直接追上,将彼辈撤退给追成溃退,反而正是想看到!至于弘农、河南各部董军兵马,有文和在潼关,伯达在武关,根本不足为虑!”
“可是长安呢?!”徐荣继续指着依旧在视线内长安城巍峨城墙追问道。“咱们路上打听清楚,刚刚也看清楚,长安城中虽然没有野战劲旅,却有数千卫戍兵马,若是彼辈中有善用兵又忠于董公人率众追上来,在郿坞下与董公里应外合又如何?君侯,们并无后勤,旦被堵住,反而是们要乱!”
“不会!”公孙珣收起水袋,边缓缓打马向前,边不由冷笑起来。“伯进你还是不懂政治和人心,就此时长安城中那些真正有魄力和能耐人而言,如执掌朝政王允,如在关西军中素有威望皇甫嵩、盖勋,即便是对有防备,却也万万不会再助董卓……而且说到底,贾文和这个计策是真点到要害,关中大局,只在与董卓,所以但凡能堵住董卓,哪怕是不能攻下来,只把他围住,大局也会向倾斜,与他人着实无关。”
徐荣缓缓点头……经过潼关事,他着实不敢再和公孙珣论及人心与政治。
然而,就在公孙珣信心满满,准备扔下长安彻底不管时候,打脸事情说来便来——忽然间,长安城北面洛城门大门洞开,然后数百步骑在名军官带领下直趋渭桥而来,引得公孙珣所部骑兵多有紧张!
这下子,公孙珣立即便有些挂不住,而徐荣佯做不知,只是赶紧调兵准备迎上。但是,原本就要负责渡河断后张文远比他更快,其人见对方只有数百步骑,便干脆根本不调兵马,直接引着尚未上桥数百骑兵转身迎上……然后轻松将对方刺于马下,并逐散当面那数百步骑。
不过有意思是,稍倾片刻,得胜归来张辽居然又前来请罪——原来,杀人之后他才知道,这个唤做李肃董卓麾下军司马,居然是来投降起义!
据被俘其部部属声称,李肃乃是并州九原人,多有乡人在卫将军麾下,所以见到卫将军后就立即动投效念头。只是其人开始以为公孙珣是要入城,所以便弃其人驻守北面洛城门,试图往东面宣平门开门迎接,所以不免浪费时间。而见到公孙珣转向渭北后,复又匆匆追来,这才被误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