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永泉兄天下闻名,是随
子怒火,
笑道:“请问可是舌厉如刀
苟廉苟永泉
?”
苟廉微微怔,道:“想不到
曲送
蜀王性命
江随云也认得
这个小人物,真是荣幸之至。不知道昔日讽刺蜀王‘
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状元郎是否早就知道今日之事,
见兄台形容憔悴,病体支离,应该也算
上‘沉腰潘鬓消磨’吧。”
淡淡道:“久闻永泉兄曾为故徐州将军张郴之幕僚,张郴不奉正朔,率兵割据地方,永泉兄当时在其帐下颇受荣宠,后来雍王殿下讨伐张郴,阁下奉命出使雍营,谁知折服于殿下威严,回去之后劝服张将军弃甲归降,日后阁下替雍王殿下出使四方,不辱使命,却不知是否因为最初替张郴出使,反而被人说降
羞辱,让阁下日后悬梁刺股,后来才有所成就呢?”
苟廉面上红,他劝服张郴归降之事,虽然誉为美谈,但他自己总是觉得没有说服雍王退兵,反而成
雍王劝降
说客,未免有辱使命,想不到被人
针见血
揭穿。他赧然道:“雍王殿下龙凤之姿,雅量高致,岂是言辞可以动摇,在下铩羽而归也没有什
奇怪,而且在下挽张将军于水火,此功亦可补过,倒是阁下,既然知道大雍才是正统,为何不奉正朔。”
笑道:“永泉兄此言差矣,
说张将军不奉正朔,乃是因为当日中原
统就在顷刻,人心归附,张将军倚仗兵势,不识时务,故而轻之,而
南楚虽然小国,然立国之久尤在大雍之上,随云曾是南楚状元,
甲进士,任职翰林院多年,深受国主重恩,焉能抛弃君上,改奉大雍,随云颇知廉耻,旧主尚在,怎能趋炎附势侍奉新主。”
苟廉眼珠转,道:“阁下既然决心侍奉南楚,如今南楚国主已在
营中,赵嘉都屈膝侍奉
大雍,阁下为何如此执拗,何况
听说贤臣择主而事,赵嘉昏庸,迫死贤王,而
主雍王殿下虚怀若谷,礼贤下士,行事更是明决果断,仁义贤能之名布于天下,阁下为何抱残守缺,不肯归顺,以至为天下所笑。”
冷冷
笑,道:“虽然贤臣择主,
未闻有旧主尚在,便侍奉新主
贤臣,昔日豫让侍奉智伯,是在中行氏亡后,中兴氏不过以凡人待之,豫让也未曾弃之,何况随云昔日所从,非是赵嘉
人,乃是南楚王室,先王加
翰林,德亲王用
参赞,恩情尤在眼前,焉能
见荣华富贵,便立投新主。”
苟廉正容道:“虽然阁下之言,句句金玉,然阁下早遭贬斥,何必如此痴心。”
淡淡道:“昔日比干剖心,其志不改,屈原遭贬,闻楚怀王事,尤自沉江,随云并非痴人,不敢效法先贤行事,然而昧于荣华,投靠新主以求富贵,
不敢为此。”
苟廉听到此处,只得下拜道:“先生品质高洁,在下钦服,然而殿下有王者之姿,先生若是错过,未免可惜,但先生卧病军中,永泉不敢相强,至雍都千里路遥,永泉可否前来打扰,恭聆教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