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翰文眼望沈石,心里其实已经答应,却仍有些犹豫。
沈石:“就半个时辰,悟与不悟,是她缘分。”
高翰文把目光望向窗外天色:“高情雅致,沈先生真会难为人哪。”
这便是答应,沈石赶紧深深揖:“多谢大人。”
沈
高翰文沉思,少顷又抬起头:“照沈先生这样说,明年那些买田丝绸大户都会雇用今年卖田灾民?”
沈石:“大户自己也不会种田,不雇人那多桑田谁去种?”
高翰文:“也会像租种稻田那样跟雇农四六分成?”
这问把沈石问住。
高翰文接着说道:“无田人多,都争着租田耕种,田主倘若提高租赋,三七,二八,甚至九,百姓租是不租,种是不种?”
议案,让灾民十石亩八石亩把田卖?”
沈石:“箭在弦上,不按这个议案,改稻为桑今年就万难施行。到时候,朝廷第个追问就是大人。”
“如果那样,朝廷也不要来。”高翰文态度立刻由激动变成激昂,“高某在朝廷提出‘以改兼赈,两难自解’奏议,其意就是为上解国难,下疏民困。多谢先生担着干系把内情告诉,但倘若知道内情便任数十万灾民明年失生计,则高某把自己前程也看得太重。”
沈石:“说句话,请大人先行恕罪。”
高翰文:“请说。”
沈石叹声:“大人问得如此仔细,在下也就无话可答。自古就是不动百姓流水官。如果大明朝官都是大人这般心思,这些话们都不用说。”
高翰文:“不管怎样,有幸结识沈先生,他日没有公事牵缠,倒真愿意与先生推谈琴理。至于刚才先生跟说这些宫里事,会好好去想,不会告诉任何人。”说到这里便站起来。
沈石笑:“照大人这样说们明天开始也就不能再来往。现在是酉时,大人能不能为在下耽误半个时辰?”
高翰文似乎明白他要提什,略想想,还是问道:“沈先生要做什?”
沈石:“请大人为舍侄女指点下《广陵散》中那个错处。”
沈石:“说轻点,大人这是不解实情。说重点,大人这是书生之见。”
高翰文脸色果然有些难看:“何谓书生之见?”
沈石:“大人只知道百姓卖田明年便没生计,为什不想想,丝绸大户买那多田,年要产那多丝,靠谁去种?靠谁去织?”
高翰文望着他。
沈石:“就像现在许多无田百姓,都是靠租大户田种,哪里就饿死人?同样,稻田改成桑田,也要人种,还要人采,更要人去养蚕缫丝,最后还得要许多人去织成丝绸。大人想想,今年灾民把自耕稻田卖,明年无非是受雇于大户田主,去种桑养蚕。人不死,粮不断。大明朝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子民百姓因没自己田就个个都饿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