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立时便是秦国内外交困,纵能废黜魏冄,却用何人替代?大国丞相统摄国政,其人无非凡才具,君王便立即陷入繁剧国务旋涡而处处尴尬狼狈。将相,历来是国家栋梁,无大才出世,无端换相便是徒然乱国,如何能在战败危机之时动手?
“长史拟诏。”良久伫立,秦昭王突然回过身来。
长史王稽将诏书迅速拟就,半个时辰内便誊抄刻简用印泥封应完备。天亮时分,三骑快马飞出咸阳直上北阪,便向遥远北方风驰电掣般去。
两个月后,九原战报传来:秦军大捷,斩首赵军六万,举将廉颇大军赶出云中以北阴山草原,赵国云中郡不复存在。
秦昭王精神大振,备细询问军使大战谋划经过,竟是情不自禁地拍案赞叹:“天赐白起与秦,当真大秦长城也!”原来,白起与魏冄谋划是:此战决意要给天下个明告——秦国大军强于赵军,阏与之战不过是偶尔不慎战败而已,列国莫要错判情势而附赵抗秦!为此,便要寻求与赵军主力大军决战。丞相魏冄曾经提出,从河内郡安阳北上攻下丛台行宫。武安君却不赞同,说从河内方向攻赵腹地是名大实小,既不能化丛台入秦,又不能攻下邯郸,且邯郸以南山地河湖交错,加之赵军后援便利,不宜铁骑驰骋速战速决;但凡用兵,便当以夺地灭敌二者兼得为上,以此为谋,九原云中当是此战战场;阴山大草原边军骑兵历来是赵军最精锐主力,也是赵国傲视天下根本,若战而胜之,非但可硬铮铮证实秦军威力,而且可大大削弱赵国赵国云中郡,甚或可将阴山草原化入秦国势力。武安君说罢,丞相便大是赞同,立即便放弃河内攻赵主张,二人便只带三千铁骑兼程北上。
九原在西,东南距云中尚有百余里。战场之地在云中,白起却先期驻扎在九原,为便是不使赵军觉察。经过半个多月秘密踏勘与斥候侦探,武安君对赵国边军情势已经如指掌。此时赵国长城边军分做三大营驻扎:最东是平城大营,中段是雁门关大营,最西便是云中郡治所周围廉颇大军;因刚刚吞灭中山国,赵军主力大军尚“镇抚”在雁门关与中山国故地之间楼烦、广武地带,廉颇云中大军堪堪只有八万,且是两大营区背靠背两面防守:北防匈奴南下,南防秦军北上,营寨坚固深沟高垒,竟是将中原战法搬到大草原之上。
敌情探明,武安君立即赶赴云中调遣大军:中路轻装铁骑万,武安君亲自统率,从赵军两大营区河谷地带杀入,分割赵军;北路军万铁骑,绕道北营以北草原,攻赵北营;南路军万五千,直出云中要塞攻赵南营;铁甲重装骑兵两万在山谷军营外大草原截杀出营赵军;其余两万五千骑士与五千步卒,全部改为强弩营并携带猛火油柜,攻营前秘密潜行到大营两边山头密林,先行对赵营猛烈火攻。武安君特意申明将令:此战不堵截赵军援兵来路,集秦长城全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