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函谷关,到华山魏国军营,快马只有半日路程。
卫鞅所乘白马,是他在公叔府做中庶子时寻常坐骑,这段路竟走整整两天。也并非白马脚力太弱,实在是卫鞅并不急于进入栎阳。卫鞅想好好看看秦国,顺便查勘番秦国风土人情。毕竟,这个被魏国封锁在函谷关以西战国,对他是遥远而陌生。确切说,所闻甚多,却从来没有踏上这片神秘土地。这对他这个多有游历士子,不能不说是种缺憾。
卫鞅祖国,是大河中段最肥沃地带卫国。那个诸侯国虽然不大,却是殷商后裔封国,商贾发达,民生殷实,民风开化。他祖上,本是商王朝中兴国王盘庚时期王族诸侯,因为是等“公”爵诸侯,所以便用“公孙”做姓氏。商王国都迁到朝歌后,公孙氏部族在与西部戎狄大战时惨败,从此蹶不振,便日渐沉沦。到商末纣王时,公孙氏已经只是纣王殿中个下大夫。周武王伐纣,公孙大夫战死孟津,公孙氏部族便鸟兽散。到周成王时,摄政周公为安抚殷商旧部,便将殷商王族后裔封在与旧都朝歌隔河相望濮阳,做诸侯国,定名卫国,意为守望祖先旧地。那时侯,星散四海殷商后裔,便纷纷回到卫国安居乐业。公孙氏余部二十余家,也从东海岸边迁回故土。此后数百年太平岁月,卫国人殷商情结已被消磨净尽。除卫国执政贵族,庶民旧有族系和姓氏,在融合交往中已经远远脱离祖先痕迹。公孙氏族由于沦落为寻常商贾,自感愧对“公孙”这王族姓氏,便随俗而动,和许多卫国人样改姓卫。
卫鞅曾祖父叫卫嗣,人称“文商”,就是专门采集竹材制成竹简,卖给官府和士人文路商贾。这种生意利金不高,却较为稳定,便也慢慢富起来。祖父卫桓,进步扩展,已经是占领十个诸侯国竹简市场大商人。父亲卫赫,勤劳忠厚,生意道机变本领却是平平。惟有长,便是在深山采竹和义卖竹简中,结交许多高人名士与风尘隐者。后来,卫赫便对读书士子律赠送上好竹简,不收分文。卫氏竹简原本已经创出名望,天下呼为“卫简”。却不想由于卫赫低价义卖与长相赠送,出多进少财源衰落,六个作坊竟赔掉五个。卫赫便索性卖掉最后个作坊,娶个隐士女儿做妻,闭门做读书人。卫赫四十岁上,卫夫人生下子,隐士外祖为其取名“鞅”,意为马颈下坚韧皮革。老人寓意是深远,可能想让小外孙成为笼住卫氏家族马颈革,也可能期盼小外孙象马颈革样坚韧,甚至可能期盼他成为驯服烈马勇士。可是不管怎样期盼深远,老外祖和美丽母亲都在他三岁时死在场瘟疫之中。孤独卫赫郁郁成疾,自感不久于人世,便将四岁小儿子托付给个隐居深山高人,撒手西去。
深山隐士诺千金,将小卫鞅带进莽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