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金、锡、汞、铝到关外铜、铁、铅、钼……随着这些地图同收集来,更有卷卷拍摄着各地城池、道路、河流湖泊与其中生长动植物照片。
除怕过于详细道路、城池、河道地图可能涉及军事问题而不曾曝光,其余拍摄景致和风俗照片都转绘成石板或木板画,刊登在各地报刊上。
于是传说中藏在毒瘴中百越、处处有蛊毒苗疆、胡儿
可惜经义题不能这判。
新泰帝既满意又有些遗憾,命三阁老安排张挂皇榜,新农官到部院见习等事宜。吩咐罢此事,见桓凌跟宋时还在,便含笑问道:“这回农试办得甚是圆满,你二人勤勉称职,深慰朕心。”
两人连忙拜谢,天子笑道:“还不曾赏你们,何必急着谢?若有什想要只管说出,你二人不只是为国选材,实则是为国栽培出这些人才,值得厚赏。”
不要什。
他们出门衣食住行有官府全包,家里人过得都好,子弟学生也能凭自己努力挣来前程,还有什可要?
给出分数。
不用考虑字迹如何,大部分题目完全不须考虑顶格、避讳,不必为句妙语、几处峻丽排比而在圈点间犹豫,更不必绞尽脑汁拟出不同评价词……除最后题还须凭他们眼光定夺分数,前面几乎都只对着答案步步给分,判得不知多轻松。
尤其是曾当过会试同考官翰林们,对着这好判卷子简直要热泪盈眶。
终于不用撑着困眼熬夜判卷,担心自己头脑昏眩,误黜佳卷;也不用在考官搜落卷时提心吊胆,怕从自己房中寻出合考官大人心意文章,落个判卷不利之名。
这卷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多少人来查也查不出两样判断来嘛!
两人洒脱地拒绝更多官爵恩荫。
他们只想早点启程,将剩下矿产、能源图画好,早些回来享受真正退休生活。
三月下旬,两个人又踏上远行路。不过这回有许多弟子要留在部院见习,所以新队伍单薄许多,仅有两个年轻弟子、个工部派来司机相随,顺来时路东至渤海,乘海船重下江南。
不过这回他们有能爬坡、抗泥泞全地型豪华拖拉机,行李放车顶、弟子身旁坐,赶路速度顺顺当当上20迈,又有朝廷驿站不停送油,剩下这趟行程就比前头轻快许多。
这去又是数年。
众考官判得轻松愉快,对着特供帘内官宴席也越发有胃口。唯可惜就是这卷子忒少,判得忒快,才判天就全数校完答案,而轻易举地排出名次。
两位主考进宫送大榜时,天子也特地要答案,亲自校对几题。
自然是不会出错。
不过他这个天子亲自判断考卷优劣感觉甚是不错。
以往御前阅卷往往只看卷面字迹、考生相貌,文章好坏却是只能凭着朝中大臣裁夺。如今这卷子对错尽在眼中,高下只凭分数,再无错失人才之虞,也不会有人因亲戚党朋之谊取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