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他向汉中借人才,建经济园等事,原本是当地巡抚、布政等民政官该做,不必他们军中费心。齐王竟能主动为之,还看出宋三元派经济小组靠建房舍、兴工业约束边民身心之意,并令军中配合,不过月便将牧民转化为大郑安顺工匠、庄户。
齐王这半年在军中历练得有韬略、识大局。
周王酒醒之后,还惦记着弟弟送他草原小肥羊情谊,便叫人研墨铺纸,给父皇写请安折子。写到半截儿恰好有新报纸送来,头版顶上就用核桃大字印着汉中府处士、汉中经济学院优秀学生刘某支援边关建设大标题。
这报纸撰稿人都是本地名家,文笔优美、感情真挚,比他夸得都到位。
周王翻看数页,深深感受到内附边民对大郑朝廷感激和依赖,感受到当地军人与牧民之间亲热和谐,更感受到……
药、丝绸、铁筒,本地军卫本就以“飞雷炮”出名,若能练好,说不得也能早些被杨侍郎选到西征大军里,随他二弟齐王起打到虏廷!
想他刚到汉中时,还为九边遭袭、将官遇难、百姓流离而煎心,这晃眼,朝廷大军竟能直插草原,去寻虏廷对战。而那个在他记忆中向有些轻狂二弟,也竟当上大将军王,切切实实地上阵杀敌,立战功。
少年时因他们两人母家都管军事,王家是公爵,他外家却掌兵部,两姓夺权,闹得皇子们都有些不够亲厚。如今他们兄弟虽然多年不见,但为朝廷战事,关系倒越来越近,只是二弟有些脸皮薄,不肯承认罢。
但他信里道谢道得这真挚,还送来汉中许多草原佳品,他还能再误会弟弟心意?
二弟在军中打磨这阵子,真是长大不少。
这些才子文章写得比他写好。
他有心摘抄些佳句,看看却又放下笔,直接将那页报纸抽出来。
这些都是百姓肺腑之言,写也是高踞庙堂之上看不见东西,只摘抄些锦绣词章给他
周王自幼受大儒教导,向把照应皇室宗亲,尤其是这些亲生弟弟们当作自己责任。从前他弟弟跟他不交心,也都在宫中,没什用得上他地方;而今齐王再向他示好,他做兄长自然也该有所表示。
可他们做皇子身之物都是父皇赐下,他要拿什珠宝丝帛给齐王,只怕齐王手里还比他送好,这些东西给着也没趣。
若说给人才、给军械,这西征大军后勤本都是他供。九边所在诸省能动用多少粮草,供起什样军械,年能征多少兵员都在他胸中。他从前给也都是尽力而为,不曾藏私,若定要再往草原多送些子弟、钱粮,必定要压榨各地*员百姓,反伤民心民力。
且就是他们汉中训出好飞雷炮军,能为前线补充多少兵力,那也是两位舅兄与汉中军镇将士功劳,算不得他这个大哥给弟弟。
罢,他自己能做,无非是多与京中传些信,告诉父皇些二弟为国家百姓费心、做事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