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叫汉中学派呢,还是取个别号,还是学程朱理学,叫个桓宋科学呢?
嘶——
桓凌不知是被他大话吓着,还是被他温热气息吹在耳衅感觉勾得倒吸口冷气,悄悄将耳朵向他贴贴,低声问道:“怎不叫宋桓学派呢?这些学问都是宋先生授,算着前世年纪宋先生还是叔叔辈,这时候该占先才是。”
他似也怕叫人听见嘲笑他们太敢想,将声音放得又轻又柔,声声“先生”“叔叔”地叫着,叫得宋叔叔骨头都轻三分。
他不尊重地搂住大侄儿肩膀,将他朝自己这边揽揽,低下头,鼻尖儿抵着他耳尖儿,同样轻语道:“宋桓听着像‘送还’,到们那个年代容易让人拿来开玩笑,不如桓宋好听。”
求学。将来他们学校培养出人才到外省游学也好、做官也好,到地方也办个讲坛,吸引附近府州学子去听讲,不就把科学思想传播到各地去吗?
也不用怕出去学生没名气,办讲学没人捧场。只要报纸上多刊登他学业经历,让他大名发表几篇文章,病毒式营销阵子,还营销不出个才子来?
到时候他也可算得桃李满天下,开代学派宗师。
他这学派叫什派好呢?是叫汉中派,还是子期派,还是再取个有深意什先生之类别号,将来以他名号为学派之名
汉中学院才出届毕业生,还是朝廷公派来进修,没经过毕业考试就强行发给毕业证,他这校长就认认真真地畅想起开宗立派问题。自己琢磨不出来,晚上回到家又当真事样去问桓凌。
再者说,虽然论心理年龄是他比较大,可论起生理年龄总还是小师兄大那两三岁吧,按前朝惯例,还是桓宋更合适。
“那就是桓宋好,只是你那‘科学’用“科”字不是治学中常用,又不似物理、化学可以以古文强解,以后不知会被世人唤作桓宋理学还是化学。”
桓凌终于忍不住侧过身,将脸颊贴在他唇上,抓着他勾在自己肩头手,略带薄茧手指在他柔软掌心划动,和他起遥想将来他们从未来传递至这时代科学被天下学子接受,如北宋四子之学般盛行天下情形:“京中如今也要建经济园
“桓老师,你说咱们学派取什名儿好?”
“学派?”
桓老师时没反应过来,宋时抬起食指勾住他下巴,神秘地笑笑,倾身凑到他耳边说:“就是咱们俩现在教这些学问。汉中学院里教养这多学生,将来肯定有人源源不断来投奔,说不定还能培养出名士大家,继承咱们衣钵,这不就成学派?”
譬如北宋濂、洛、关、闽之学:濂溪派便是以周敦儒号濂溪先生为名;伊洛派则是取二程所居洛阳、伊川;而张载、朱熹传下学派既以他们别号为名,号横渠、晦庵学派,又以讲学之地作为学派之名,分为关中、闽学二学派。
他们如今推行现代科学可比理学更先进正确,值得个好名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