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只手撂在稿纸上,抬眸扫向众人,含笑反问道:“
这汉中府不过
中等府,将官田民田,都合起来才不过
万五千余顷,算他
顷都能产两石粮,也只三百万石。除去赋税租银,分至府中廿二万人丁头上,
人摊得不过十余石,转卖到西北诸府州自可化解。”
“但诸位大人回朝之后,还担负着将这丰产之法推广至国朝十三省地方责任,到时候各州县都粮食丰足如此,不能再如
这般转卖邻省,诸位身为国家重臣,当如何稳定物价?”
事情不落到自己身上时候,他们还有心挑剔文笔、故事不够生动,隔岸观火般看人为此事为难。但
念转到自己身上,可就没有
之前那般轻松
心态,只
思及此,便不
同样是来下田实践,当老师在道边私相授受,当学生
则在田里挥汗如雨。
两位老师还有几分良心健在,自己虽没多少心思放在学生身上,却叫平常替他们打理实验田农把式,特地来围观
地主,跟着看热闹
百姓们到田边替他们呐喊鼓劲儿。
虽然也有几位御史、员外郎不太适应被人围观着干活,可看看田里学生和身边锄草同僚都安之若素,甚至有些享受这种呼声,也就渐渐定下心来,只当是先农礼上随圣上躬耕,踏实平静地挥动锄头,翻开
麦苗间干硬
地面。
这场耕地比试,赢
果然还是他们汉中学院勤学苦干
半个学期
学生。
然而宋大人请看新戏这个名为奖励,实为苦力条件,学生们都敬谢不敏。倒是没见过他“自愿加班”大法
诸位大臣对这出新杂剧怀抱幻想,主动要看他
本子。这样主动上门——很有可能还不要工钱——
好作者宋大人岂会拒之门外,回到府城便将人迎入自家书房,拿出
魔改后
《多收
三五斗》与众人看。
开头仍是农民丰收之后兴高彩烈地议论着如何换钱花用,却发现处处都是丰收,商家收粮价钱被压低
几倍。
但和课本里不同是,这些人在低价卖粮之时,听说官府开
公平仓收粮,粮价
如平常年。众人由悲到喜,推着车、扛着粮袋到公平仓前售粮,换
银子抵还旧债,而后买
自家要用
化肥、农药、水泥、农具、棉毛线等回家。
这故事就如寻常熟事,众天使都是家里有田产人,自然知道不同年景粮价不同,甚至亲眼见过粮价
日三降,丰年犹如灾年
情形。看着宋时这故事梗概,立刻便明白
他排这剧
意思:“上回排戏是为劝良家子投军报国,这回便是为引百姓向官府卖粮
?”
可若汉中府所有田地都能像他实验田里那样丰收,那多粮食他如何收得尽?便是府里拿得出银子收粮,收下后如何存得住?
“公私仓廪俱丰实”这句诗说动人,但粮食在仓里会霉烂,被鼠蚁窃咬,久存之下还会红腐。且以宋时这种嘉禾本事,秋收之后夏收又可丰收,夏收之后又是丰收,他汉中府收
粮食只怕建多少仓库也存不下,究竟打算运往哪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